四川师范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复习重点(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18


⑴组成性表达:组成性基因表达(constitutive gene expression)是指在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都能在大多数细胞中持续进行的基因表达。其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对生命过程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且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类基因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⑵诱导和阻遏表达:诱导表达(induction)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激活,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增加。这类基因称为可诱导基因。阻遏表达(repression)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抑制,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减少。这类基因称为可阻遏基因。

4.基因表达的生物学意义:①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增殖。②维持个体发育与分化。

5.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⑴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基因表达调控可见于从基因激活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各个阶段,因此基因表达的调控可分为转录水平(基因激活及转录起始),转录后水平(加工及转运),翻译水平及翻译后水平,但以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最重要。

⑵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①顺式作用元件: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又称分子内作用元件,指存在于DNA分子上的一些与基因转录调控有关的特殊顺序。②反式作用因子: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又称为分子间作用因子,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之间的共同作用,才能够达到对特定基因进行调控的目的。③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数调节蛋白在与DNA结合之前,需先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然后再通过识别特定的顺式作用元件,而与DNA分子结合。这种结合通常是非共价键结合。

二、操纵子的结构与功能:

在原核生物中,若干结构基因可串联在一起,其表达受到同一调控系统的调控,这种基因的组织形式称为操纵子。典型的操纵子可分为控制区和信息区两部分。信息区由一个或数个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组成;控制区通常由调节基因(阻抑蛋白编码基因)、启动基因(CRP和RNA聚合酶结合区)和操纵基因(阻抑蛋白结合位点)构成。

1.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

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的控制区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其CRP结合位点位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上游)和操纵基因;其信息区由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通透酶基因(lacY)和乙酰化酶基因(lacA)串联在一起构成。当培养基中乳糖浓度升高而葡萄糖浓度降低时,乳糖作为诱导剂与阻抑蛋白结合,促使阻抑蛋白与操纵基因分离;另一方面,细胞中cAMP浓度升高,cAMP与CRP结合并使之激活,CRP与启动基因结合并促使RNA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结合,基因转录激活。

2.原核生物色氨酸操纵子:

色氨酸操纵子(trp operon)属于阻遏型操纵子,主要调控一系列用于色氨酸合成代谢的酶蛋白的转录合成。色氨酸操纵子通常处于开放状态,其辅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而阻遏转录。而当色氨酸合成过多时,色氨酸作为辅阻遏物与辅阻遏蛋白结合而形成阻遏蛋白,后者与操纵基因结合而使基因转录关闭。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还涉及转录衰减(attenuation)机制。即在色氨酸操纵子第一个结构基因与启动基因之间存在有一衰减区域,当细胞内色氨酸酸浓度很高时,通过与转录相偶联的翻译过程,形成一个衰减子结构,使RNA聚合酶从DNA上脱落,导致转录终止。

3.原核生物转录的整体调控模式:

由成群的操纵子组成的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称为调节子。通过组成调节子调控网络,对若干操纵子及若干蛋白质的合成进行协同调控,从而达到整体调控的目的。典型的整体调控模式是SOS反应,这是由一组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基因组成。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基因均被LexA阻遏蛋白封闭。当有紫外线照射时,细菌体内的RecA蛋白水解酶被激活,催化LexA阻遏蛋白裂解失活,从而导致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基因表达。

三、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1.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真核基因的转录产物一般是单顺反子(mono-cistron),即一个编码基因转录生成一个mRNA分子,并指导翻译一条多肽链。

2.大量重复序列:真核基因组中含大量的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大部分是没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DNA片段,可占整个基因组DNA的90%。根据重复频率可将其分为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和单拷贝序列。

3.断裂基因:真核生物中的基因具有不连续性,即一个基因的编码序列往往被一些非编码序列分隔开。基因中能够转录并进一步编码多肽链合成的部分称为外显子(exon),而在转录后会被剪除的部分则称为内含子(intron)。

三、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1.RNA聚合酶活性受转录因子调控:真核生物中存在RNA polⅠ、Ⅱ、Ⅲ三种不同的RNA聚合酶,分别负责转录不同的RNA。这些RNA聚合酶与相应的转录因子形成复合体,从而激活或抑制该酶的催化活性。

2.染色质结构改变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DNA与组蛋白结合并形成核小体的结构,再进一步形成染色质。当真核基因被激活时,染色质的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主要的改变有:

⑴单链DNA形成:基因被激活后,双链DNA解开成单链以利于转录,从而形成一些对DNAaseⅠ的超敏位点。

⑵DNA拓朴结构改变:天然双链DNA均以负性超螺旋构象存在,当基因激活后,则转录区前方的DNA拓朴结构变为正性超螺旋。正性超螺旋可阻碍核小体形成,并促进组蛋白解聚。

⑶核小体不稳定性增加:由于组蛋白修饰状态改变,巯基暴露等原因而引起核小体结构改变。

4.正性调节占主导:真核基因一般都处于阻遏状态,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亲和力很低。通过利用各种转录因子正性激活RNA聚合酶是真核基因调控的主要机制。

5.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别进行:转录与翻译过程分别存在于不同的亚细胞部位,可分别进行调控。

6.转录后加工修饰过程复杂:特别是mRNA,转录后仅形成其初级转录产物——HnRNA,然后再经剪接、加帽、加尾等加工修饰,才能转变为成熟的mRNA。

四、真核基因转录调控元件及激活机制:

1.顺式作用元件(分子内作用元件):

⑴启动子:存在于结构基因上游,与基因转录启动有关的一段特殊DNA顺序称为启动子。与原核生物类似,也含有一段富含TATA的顺序,称为TATA盒。除此之外,还可见CAAT盒和GC盒。

⑵增强子:位于结构基因附近,能够增强该基因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序称为增强子。增强子的特点是:①在转录起始点5’或3’侧均能起作用;②相对于启动子的任一指向均能起作用;③发挥作用与受控基因的远近距离相对无关;④对异源性启动子也能发挥作用;⑤通常具有一些短的重复顺序。

⑶沉默子:能够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的DNA片段,属于负性调控元件。

2.反式作用因子(分子间作用因子):真核生物反式作用因子通常属于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

(1)转录因子的种类:①非特异性转录因子(基本转录因子):非选择性调控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质因子称为非特异性转录因子。真核生物中存在的三种RNA聚合酶分别有相应的转录因子,即TFⅠ,TFⅡ,TFⅢ。其中,TFⅡ一共有六种亚类。TFⅡD是唯一能识别启动子TATA盒并与之结合的转录因子,而TFⅡB则可促进聚合酶Ⅱ与启动子的结合。②特异性转录因子:能够选择性调控某种或某些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质因子称为特异性转录因子。目前较清楚的是调控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核内蛋白质因子(NF)。

(2)转录因子的结构:反式作用因子至少含有三个功能域,即DNA结合功能域,转录活性功能域和其它转录因子结合功能域。DNA结合功能域带共性的结构主要有:①HTH和HLH结构: 由两段α-螺旋夹一段β-折迭构成,α-螺旋与β-折迭之间通过β-转角或成环连接,即螺旋-转角-螺旋结构和螺旋-环-螺旋结构。②锌指结构:见于TFⅢA和类固醇激素受体中,由一段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构成。每四个半光氨酸残基或His残基螯合一分子Zn2+,其余约12-13个残基则呈指样突出,刚好能嵌入DNA双螺旋的大沟中而与之相结合。③亮氨酸拉链结构:见于真核生物DNA结合蛋白的C端,与癌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由两段α-螺旋平行排列构成,其α-螺旋中存在每隔7个残基规律性排列的Leu残基,Leu侧链交替排列而呈拉链状。两条肽链呈钳状与DNA相结合。

⑶转录因子的作用特点:①同一DNA顺式作用元件可被不同的转录因子所识别;②同一转录因子也可识别不同的DNA顺式作用元件;③TF与TF之间存在相互作用;④当TF与TF,TF与DNA结合时,可导致构象改变;⑤TF在合成过程中,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

3.转录激活及其调控:真核RNA聚合酶Ⅱ的激活需要依赖多种转录因子,并与之形成复合体。其过程首先是由TFⅡD识别启动子序列并与之结合;继而RNA聚合酶Ⅱ与TFⅡD、B等聚合形成一个功能性的前起始复合体——PIC;最后,结合了增强子的转录因子与前起始复合体结合,从而形成稳定的转录起始复合体。

第十五章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一、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是指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换,交换后的片段仍然具有复制和表达的功能。

1.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相互接触时,DNA分子即从一个细胞向另一个细胞转移,这种遗传物质的转移方式称为接合作用(conjugation)。

2.转化和转染:由外来DNA引起生物体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噬菌体常常可感染细菌并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也可引起细菌遗传性状的改变。通过感染方式将外来DNA引入宿主细胞,并导致宿主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染(transfection)。转染是转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3.整合和转导:外来DNA侵入宿主细胞,并与宿主细胞DNA进行重组,成为宿主细胞DNA的一部分,这一过程称为整合。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的外来DNA,可以被切离出来,同时也可带走一部分的宿主DNA,这一过程称为转导(transduction)。来源于宿主DNA的基因称为转导基因。

4.转座:转座又称为转位(transposition),是指DNA的片段或基因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现象。这些能够在基因组中自由游动的DNA片段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两种类型。

⑴插入序列:典型的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是长750-1500bp的DNA片段,由两个分离的反向重复序列和一个转座酶基因。当转座酶基因表达时,即可引起该序列的转座。其转座方式主要有保守性转座和复制性转座。

⑵转座子:转座子(transposons)是可从一个染色体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的分散的重复序列,含两个反向重复序列、一个转座酶基因和其他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由一组可变区基因(VH)和一组恒定区基因(CH)构成,通过这些基因的选择性转座和重组,就可以转录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对付不同的抗原。

5.基因重组的方式:

⑴位点特异性重组:在整合酶的催化下,两段DNA序列的特异的位点处发生整合并共价连接,称为位点特异性重组。

⑵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DNA序列之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这种重组方式要求两段DNA序列类似,并在特定的重组蛋白或酶的作用下完成。

二、重组DNA技术:

重组DNA技术又称为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或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是指采用人工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进行重组,并将重组后的DNA引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增殖或表达的过程。

1.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分离(分):对载体DNA和目的基因分别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其纯品。

⑴载体:常用的载体(vector)主要包括质粒(plasmid)、噬菌体(phage)和病毒(virus)三大类。这些载体均需经人工构建,除去致病基因,并赋予一些新的功能,如有利于进行筛选的标志基因、单一的限制酶切点等。①质粒:是存在于天然细菌体内的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的双链环状DNA,具有独立复制的能力,通常带有细菌的抗药基因。②噬菌体:可通过转染方式将其DNA送入细菌体内进行增殖。常用的为人工构建的λ噬菌体载体,当目的基因与噬菌体DNA进行重组时,可采用插入重组方式,也可采用置换重组方式。③病毒:常用的为SV40,通过感染方式将其DNA送入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增殖。

相关话题/生物化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贵州大学2014年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贵州大学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考试科目名称: 考试科目代码: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 2、酶的特异性 3、Tm值 4、同功酶 5、糖酵解 6、氧化磷酸化 7、酮体 8、转氨基作用 9、遗传密码 10、操纵子 二、填空题 1、生命的物质基础是。 2、tRNA分子的3端有一共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6
  • 生物化学名词问答 考研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等电点聚焦:在一定pH梯度电泳场中,蛋白质迁移到其等电点pH处并停止移动的现象。 2. Cloning:即无性繁殖,是使重组外源基因载体(如质粒)转入宿主细胞,并随着宿主细胞繁殖而不断复制的过程。3次 3. 外显子:真核生物DNA转录并经过剪接后,被保留的RNA所对应的DNA序列。 4. 积累反馈抑制:产物积累到一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4
  • 上海交通大学2000-2016年生物化学考博真题
    2016年上海交大临床基础A考博真题 单选30*1分,多选10*2分 生理: 简答: 1、呆小症的原因及症状? 2、动脉压感受器的传导途径及生理意义? 3、什么是牵张反射?包括什么形式?分别有何生理意义? 论述: 糖尿病患者出现尿糖、多尿、多饮的原因? 生化: 简答: 1、酮体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
  • 王境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精要速览
    王境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精要速览 第一章 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 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
  • 复旦大学2013年727生物化学考研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2
  • 2017和2016西医临综生物化学考点对比一览表
    2017西医临综大纲已于2016年8月15日公布,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医学教研室通过2017考研西医临综大纲与2016考研 大纲之间的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帮助同学们更好更快的掌握到17考研的复习重点,及时地规划出自己的复习思路和方法,高效地进行复习,最终取得理想的成 绩。 2017西医临综【生物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28
  • 生物化学复习知识点小结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24
  • 中科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考博真题
    中科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真题(考博) 作者 : 林自力 中科院动物所2000年细胞生物学(博士) 一、解释题(每题3分,共30分) 1、周期细胞 2、pcr技术 3、mpf 4、通讯连接 5、细胞分化 6、溶酶体 7、信号肽 8、整合素 9、基因组 10、巨大染色体 二、有丝分裂及其调控(有丝分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23
  • 齐齐哈尔大学2015-2016生物化学试卷回忆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8
  • 天津大学历年生物化学考研试题
    天津大学硕士入学微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和多项选择填空题: (每题5分,共30分) 1.在原核微生物中虽然有性繁殖方式,但仍可通过不同方式在细胞水平上实现 基因重组。由部分缺陷型噬茵体参与实现的基因重组方式称为______。大肠 杆菌可以通过接合实现基因重组,可选用大肠杆菌的______或______菌株做供 体茵,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