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研基础知识串讲资料(4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7-21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地质之光》)
(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萧乾《枣核》)
圆括号里的是定语,方括号里的是状语。
(四)复句
请注意各种复句的关联词语。
(1)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春》)
(2)叫号叫到他的时候,他不要马,也不要牛。(《分马》)
(3)我下了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小屋的门口。(《小橘灯》)
(4)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七根火柴》)
上面的句子,(1)(2)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几个分句分别叙说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的关系或者是平列的,或者是相对待的。常用的关联词有:
也  又  还  同时  同样 一方面A,一方面B  有时A,有时B 一会儿A,一会儿B  一边A,一边B  不是A,而是B  是A,不是B  ),(3)(4)是连贯复句(承接复句)(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常见的关联词语:就 便 才  于是  然后 后来  接着 跟着  首先A,然后B  起先A,后来B 。有的没有关联词语。
(5)现在的书,不光花色品种繁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6)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中国的石拱桥》)
(7)又像是等着猫赦免了它,或是忽然来了个救星。(《小麻雀》)
(8)人还没有看见,已经先听到歌声了;或者人已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吴伯萧《歌声》)
上面的复句,(5)(6)是递进复句,(7)(8)是选择复句。
(9)老初和老孙头都劝她要一头,可是她说啥也不要。(《分马》)
(10)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1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谈骨气》)
(11)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荔枝蜜》)
(12)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大自然的语言)
上面的复句,(9)(10)是转折复句,(11)(12)是假设复句。
(13)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4)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翦伯赞《内蒙访古》)
(15)竞赛结束的时候,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少的,得奖的还是没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16)不管认识不认识,见谁都打招呼。(吴伯萧《歌声》)
(13)~(16)这四句,都是条件复句。条件复句的关联词语比较多,要特别注意。
(17)因为因为它们离地球非常远,因而看去仿佛是小点点了。(郑文光《火刑》)
(18)既然有了血痕,当然不觉要扩大。(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这两句是因果复句。
多重复句就是由各种复句组成的。上面这些复句的类型掌握得好,划分多重复句就不成问题了。下面仅仅举几个例子。
(19) 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是别个孩子给扯坏了,/(因果)所以它爱人,//(转折)又不完全信任人。(《小麻雀》)
 (20) 尽管三环路、机场路、京顺路三路在这里交会,/ (转折)它却没有偏重往立体发展,//(并列)而是向宽广铺开,///(并列)路向八方放射,///(并列)桥向八方伸展,///(并列)气势宏大。(《北京立交桥》)
(21)如果把一万种每本十五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假设)它的总重量大约有五吨,/ (并列)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十五公斤。(《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22)他如果骂,/(假设)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递进)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社戏》)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