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4-15

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育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上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
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门广泛存在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辩证性、科学性。
教学: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形式的规则。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规、规则、条例等。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学校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的的组织活动。
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育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已有的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形式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老师分别担任。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出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创造性人才的日益迫切,20世纪初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界人士都致力于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学制:又叫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课程:简单的说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如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如语文课程。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的而采取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其中,学习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工上的策略称为学习认知策略,用来调节学习控制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学习的策略则称为学习监控策略。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将只是教育者的独舞,不会有好的结果。
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的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需求与个性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及其错误的。
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他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人的发展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涵的潜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和质、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啵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陶冶: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诱导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知识: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是经验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主要承载知识“是什么”的问题;知识是认识的过程,是求知的方法,主要指向“怎么用”知识的范畴,知识既是事实、经验的系统,更是人们对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运用,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更新或扩展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出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辩证性、科学性。
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观念,促使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演讲四种。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维性、启发性、趣味性(2)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3)要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使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师范教育、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等。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其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国情,是适当的。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育条件下,为达到不同教学结果,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指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技能: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即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
双轨制: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同时,在未来社会中,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并不单纯表现在会考高分上,培养创造力比培养学生考高分重要的多。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它包括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以及态度、方法价值观等的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内容,是根据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
德育: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相关话题/教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东北师范大学2010-2013教育综合333考研真题
    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2010年 教育学原理 一、 简答题(每题10分) 1. 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二、 论述题(每题20分) 1.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中国教育史 一、 二、 名词解释(每题5分)1.《论语》2.蔡元培 试分析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20分) 外国教育史 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11
  • 2014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真题回忆版
    2014华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真题回忆版 汉语基础(仔细看课本的话就都能找到答案,可惜我没好好看课本) 一、填空 1基本语汇的特点, 2复句类型填空考了几个小类,如果就是什么类型的复句 3关联词的特点, 4引申义是由词的什么而来, 5惯用语的形式 6名词可以分为人物名词,时地名词和什么。。 7词按什么分的实词和虚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11
  • 2016考研:教育心理学的考研备考建议
    在2016考研心理学的备考中,教育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有教育学的性质,又有心理学性质。学习教育学的目的 在于:首先, 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 其规律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4-10
  • 2016考研: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清明小长假已经过,各位考生躁动的心是否也该收回来了呢?在考研中,一曝十寒是大忌,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方能成就最终的胜利。对于考研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今天都教授就带各位考生来学习一下教育心理学概述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研究趋势,希望2016考研人知识大厦的建造添砖加瓦。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4-09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研究生复试题目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研究生复试题目 教育科研方法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2.如何理解教育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60分) 围绕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针对家长、学生或老师(任选一类对象)设计一份问卷和一份访谈提纲。 教育 ...
    本站小编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4-09
  • 2015暨南大学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回忆
    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可能排列顺序与真题不一致,但绝对的真题。欢迎补充。) 354汉语基础 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题 填空题: 1. 《汉语拼音方案》是采取( )字母编排的。 2. 按照造字法,本是( )字,斩是( )字。 3.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是( ),国际音标是( )。 4. gui有 ...
    本站小编 暨南大学 2015-04-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点评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真题点评 2011年开始,上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招生简章里取消了参考书目,考试内容也与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大纲统一。这样一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选择书目更广,试卷也更加规范。 上海外国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试题并不难,但是考得很细,比如绪论,书上的例子,参考与练习的几张表格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4-03
  • 西南大学-学科教育-2015年考研真题-904
    一, 选择题(每道2分,共10道,共20分) 1,容量为72组块的记忆是( ) A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形象记忆 D 动作记忆 2,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同时操纵方向 盘,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稳定 B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集中 3,谈虎色变( ) A无条件反射 B 强化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4,灵感出现在创造活动的( ) A 准备期 B 酝酿期 C 豁朗 D 验证 5,与意志果断的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 A 盲目性 B 受暗示性 C 顽固性 D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6,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是( ) A 安全需求 B 爱与归属需求 C 自我实现 D 尊重需求 7,认为只有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3-21
  • 西南大学-学科教育-2015年考研真题-333
    一, 完形填空 1,教育学发展的科学化阶段的重要特点有 、 和教育学研究的细化。 2,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思想可以概括为 、 和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 3,古代教育有与其特定历史条件相应的特点,如培养目标比较狭窄,用控制的学生子夏的话来说就是 ,又如教育内容的事业也比较狭窄,主要偏重于 。 4,纵观心中过教育目的理论的发展,其基本精神是比较特点的,如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坚持教育的 ,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定位是培养 。 5,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工作中说发生的交往和联系,师生关系的根本内容是 ;其本质是 在师生之间的反映。 6,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思想包裹一系列原则,其中最为重要是 、 、 、 理论知识其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3-21
  • 西南大学-学科教育-2010年至2014年真题-904
    西南大学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各专业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试题名称:心理学基础 试题编号:904 (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目番号,否则答题无效)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心理过程 发散思维 社会自我 发现学习 教学设计 社会助长作用 智力技能 教学评价 教师威信 晶态智力 二、分析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30分) l、性格无好坏之分。 2、根据韦纳归因理论,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外部可控制的因素。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影响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不同。 4、学生明知故犯、管不住自己的主要原因是道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