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点与步骤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2009-01-13

摘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中国加入WTO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迫在眉睫,这是毋庸质疑的事实,关键是如何应对国际市场利率的竞争、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对现行利率格局进行改革、建立适合国际国内实情的利率模式,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探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模式。

  国外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美、日、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先后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从80年代开始,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利率市场化成为世界性潮流,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自由化和部分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取得成功,放弃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已经是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并对我国有如下启示:
  (一)选择渐进方式和从本国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改革现状出发,实施利率市场化。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二元化”特征,尤其是金融制度的“双重性”特征,如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还未完全分离,国有商业银行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市场经营上的市场性和数量上的计划性同时存在.另外,金融法制不够健全,货币市场不发达且交易工具品种少,国有商业银行巨大的不良资产和改革不到位,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和经营上的现实问题,银企关系扭曲和信用环境不够健康等现实的问题,决定了目前我国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初始条件尚未完全具备。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一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基本条件,即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我们应积极创造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条件。
  (二)找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和步骤。
  利率市场化改革,合适的突破口非常关键。一般说,这种突破口应具有联结自由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功能。美国找到的突破口是CD的发行与交易,而日本是以国债的发行利率和交易利率市场化为突破口的。突破口找到之后,合理的步骤安排也至关重要。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应当是由各种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身成熟程度决定的。从发达国家看,成功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在步骤安排上的共同点是,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前提下,对各种金融工具采取不同的利率放开步骤。如先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然后再过渡到贷款利率,最后才放开存款利率,而且往往是从长期利率、大额交易开始放开,逐步过渡到短期利率、小额交易,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前提。
  在宏观经济形势稳定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制定者可以主动地改变政府管制体制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地方,利率改革容易取得成功。而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时推进利率改革,由于新的监管手段尚未形成,利率波动会引发一系列超出管理者所能有效调控的问题,导致改革夭折或失败。
  (四)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健全的金融监管。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只有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才能为人们选择多种金融工具提供可能和机会,这一方面可以分流中介机构的资金资源,对其形成压力,迫使其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银行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利率市场化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中介机构开辟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分散银行风险,促使银行经营素质的提高,使利率放开后对银行的冲击不大。健全的金融监管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从国际上看,利率完全放开后,引起社会震动小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起了一套有效运作的监管体系,从而弥补了改革政策设计中的不足,缓和短期内的冲击,保证改革的正常进行。

  当前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好时机

  第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基本稳定。一是居民储蓄存款呈稳步增长态势,银行存贷款利率较低,存差较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烈,资金已从长期的严重短缺状态过渡到相对宽松状态。二是目前物价水平稳步走低,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利率市场化的20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名义利率出现上升,正因为如此,各国政府都担心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利率在摆脱了严厉管制之后出现暴涨。而目前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正好可以大大降低利率市场化可能出现的利率暴涨风险。三是人民币利率已近谷底,最近有学者从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等多方面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利率市场化后多数国家利率回升的经验,目前利率走低给利率市场化提供了较大回旋余地。四是在汇率方面,人民币呈现长期坚挺并小幅升高的趋势。五是金融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金融监管独立性明显增强,现代金融监管的思路进一步明确,金融监管的法制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普遍实行了金融监管责任制并取得成效,各分支机构的监管水平明显提高,新型的监管体制正在建立。这些都为监管部门应对利率市场化监管提供了条件。抓住有利时机,不仅会使风险度大大降低,而且为控制风险措施的选择提供了空间。
  第二,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的宏观调控监管体系、构造市场主体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第三,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资金供求基本平衡,银行风险意识和内在约束意识不断增强,信贷无序扩张和利率失控的可能性都不大。
  第四,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不断提高。
  第五,中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利率已经或基本接近市场化。一是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给的力度加大,保持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二是实现了国债发行利率和交易利率的市场化,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奠定了基础。三是确定了基本合理的本外币利率水平,使利率初步成为可反映全国范围内资金供求状况的指标,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四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有效引导商业银行贷款的合理投向。五是在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自2001年第一季度起,中国人民银行已按照加入WTO的承诺,定期发布关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季度报告。此外,严格查处了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票市场的行为等。所有这些措施,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化解了金融风险,加大了金融经济的支持力度,表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已是市场化利率,从而保障了经济和社会稳定。同时,企业、居民的风险意识和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也在不断增强。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突破口。
  在银行没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实行利率市场化将会产生很大的风险。从利率市场化实施对象的选择上,必须采取分步走,首先对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完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市场利率;其次对农村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实施,而对国有商业银行暂时实行计划内利率,在充实资本金、降低不良贷款比重、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再实施市场利率。
  (二)以票据贴现作为连接纽带。
  利率市场化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互为条件。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扩大其规模和覆盖范围,提高其运行效率,增加其影响力,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信号。一是近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发展迅速,人民银行利用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实施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步应重点发展票据市场,由于票据市场对于企业、银行关联性较强,具备连接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天然优势,央行应在强化票据市场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再贴现利率的调整频率,使其更加符合并反映市场利率,并作为反映市场利率的重要指标;二是规范证券市场发展,择机实施股份全流通,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动效应;三是建立起金融期货市场、利率期货市场,为利率风险的转化和摊销提供手段和支持。
  (三)商业银行应尽早建立并完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七成左右。存款利率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成本,贷款利率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收益,在管理费用和贷款风险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存、贷款利差水平决定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加大银行竞争,导致利息收入减少,在目前利息收入作为银行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增强对自身系统存、贷款利率的控制能力,以便实现对经营成本和效益的有效控制。为此,一是建立先进科学的内控制度。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通过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规定,商业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将要处于利率市场化环境中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进行自身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二是以利率风险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控制利率风险并维护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而对资产负债采取的积极管理方式。在利率市场化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我国各商业银行应从我国现有金融市场发育的客观条件出发,充分考虑本行的技术和财力承受能力,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将利率风险管理纳入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避免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因自身准备不足而陷于被动局面。与此同时,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和分析工具探索建立适合本行特点的利率分析模型。
  (四)建立高效的现代利率预测机制和定价机制。
  科学预测的关键是系统地掌握利率预测理论和方法,并灵活加以利用。在预测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利率变动的原因,如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动态、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等。同时,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因此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对商业银行保障自身的经营效益、巩固竞争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本系统利率管理战略目标,以国际市场利率为基准,在充分考虑资金成本、存贷款费用、贷款收益率、同业情况以及存款利率供给弹性和贷款利率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本系统利率水平。同时应考虑各分支行经营管理水平、所在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同业竞争关系等,适当对分支行授予一定的定价权,分支行可在授权范围内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利率水平。
  (五)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利率市场化的順利实施。
  为了保证我国利率改革的有序进行,需要通过立法机关颁布相关的法律文件,用以指导我国的利率改革。利率改革不需要政府随时随地的具体干预,而在于通过立法和执法来保证这一改革任务的完成。(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市中心支行 银刘彦)
  参考文献:
  [1]廖富洲.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及其启示[N].金融时报,2003,(11).
  [2]孟建华.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对我国的启示[N].金融时报,2003,(8).
  [3]朱毅峰,陈志刚.美英德货币政策框架比较及启示[J]。财贸经济,2003,(5)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