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趋势展望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2009-01-13

未来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的因素
(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国际产业调整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大的贸易摩擦以及应对措施将成为影响未来数年我国外贸走向的主要因素。
首先,2003年年底开始,随着包括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经济的逐步复苏,外部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出口贸易有望进一步增加。其次,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特别是工业化国家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新一轮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中国经济环境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益完善的特点,使得中国自然成为这次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预计外商投资企业将进一步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进出口顺差将继续增大。第三,不容忽视的是,2004年以来美元的持续贬值,并由此带来的人民币贬值效应,使得我国出口有望进一步增加,但与此同时,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小型经济体在逐步融入全球化的经济过程中,也是该国出现大量贸易和汇率频繁摩擦的开始。2002年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正是我国开始作为一个崛起的“世界工厂”融入世界分工之前可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第四,频繁出现的贸易摩擦以及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例如加大对工业化国家大宗商品的采购,有可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进口的增长。此外,2004年年初出现的禽流感也可能对我国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总的来看,我国的贸易顺差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出现逆差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大国,出现一定的贸易逆差应该是必要的。事实上,经济界逐步认识到,只要直接投资有足够的净流入,一定的贸易逆差更有利于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和国际利率水平、结构的调整将成为影响我国外汇资金供求的最重要的短期因素。一旦国际市场利率水平出现调整,我国资金流入的状况可能出现逆转。
从外汇市场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内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外汇存贷款利率水平之间的差额一直是在短期内影响外汇资金流动的重要因素。2003年,由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美元存贷款利率的结构问题,国内有关经济主体采取了“资产人民币化,负债美元化”的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强化了外汇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推动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累积,升值压力又进一步推动外汇资金的流入和结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达国家普遍上调利率,有可能引发我国非直接投资资金流入逆转,为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外汇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面对不断变化的人民币走势预期,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值得进一步关注。
首先,需要严密关注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我国出口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2003年年末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逐步放缓,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次,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自2001年起,我国外汇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方便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用汇需求。在2004年这些措施还将延续,并会出台其他一些稳步放松资本项目管制的措施,包括支持境内机构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支持境内外跨国公司的全球资金运作、允许居民非居民个人合法进行资产转移,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国内贷款以及在国内上市融资,有选择地引入国际金融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进一步研究和探索QD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等。预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资金流入的压力可能有所减缓。
第三,2003年开始,我国加强了反洗钱工作力度,对外汇收支状况开展了检查,特别是加大了查处无实际交易背景的短期资本流入境内套利的行为。随着异常外汇资金流动监测体系和查处体系的完善,以及市场对中国政府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态度的逐步认同,一些投机资本将逐渐淡出。
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特点预测
首先,进出口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出口增速将小幅回调,进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并且增速将高于出口,进出口贸易顺差可能略有下降,但2004年内不会出现贸易逆差。
其次,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逐步完成,预计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通讯等原来具有较强投资限制的产业和地区逐步对外开放,对国有资产管理方式逐步调整,中外企业将出现新的合资合作方式和新的投资热点。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我国政府将在完善法律体系、理顺管理机制、加强依法行政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有所突破,上述措施无疑会进一步增强我国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第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的逐步到位,国内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国内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对国内经济信心进一步增强,预计境内居民个人和企业结汇意愿将进一步增强,我国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流入将进一步增加。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为外汇市场的发展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创造了契机
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除了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个别年份出现小额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外,在大部分年份,我国国际收支均表现为“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这些虽然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提高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信心,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使我国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持续的大额顺差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实质非市场化也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表现,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从中国的具体情况看,汇率基本不动,使得外部盈余对内部均衡产生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汇率稳定的制度承诺使得购买外汇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中央银行被动地在外汇市场吞吐基础货币,使得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弱。过分宽余的货币供给,有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其次,中央银行为避免过分宽余的货币供给所进行的对冲操作,有可能造成货币市场资金流动的大幅度波动,提高市场利率水平,进一步吸引套利资金流入。第三,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承诺,使得流入中国的外资享有隐含的汇率担保,投机性资本流入比率也就可能相应上升。第四,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的稳定和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自由浮动,意味着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也有波动,这有可能扭曲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信号和经济关系,诱致汇率对经济的非均衡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出现的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同时也为我国外汇市场的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保持汇率均衡水平的稳定基础上,我国需要尽快理顺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外汇市场的管理创新,增强市场交易主体的竞争力。扩大结售汇周转头寸的浮动区间,适当增加银行制定挂牌价格的权限,增强境内机构支配外汇资源的自主性。进一步培育外汇市场,逐步推行外汇做市商制度,增加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进一步健全汇率调控的参照指标体系,增加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和对冲工具,提高中央银行的汇率调控水平。
总而言之,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对外部门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国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变迁。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且取决于我国相关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