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4年北师教育学考研试题——部分简答题的答案

85505542 免费考研论坛/2006-08-14

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56752
96-04年北师教育学考研试题——部分简答题的答案

二、简答题


1. 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2. 概述思想品德的任务。(徳育)




答:以共产党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具体任务如下:(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 简述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答: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当前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和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徳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4、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答:(1)高尚的师德:①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②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③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2)现代人的素质(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5、简述现代学制度的基本类型。




答:有三个类型。(1)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欧洲国家都是这种学制。(2)单轨学制:是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最早产生于美国。(3)分支型学制:即既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的某些因素的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

6、试析班级授课制。




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优点是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缺点是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今天,我国学校的教学仍以班级授课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如下:(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的传授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7、简析“受教育均等”。




答:“受教育均等”是教育民主化要求的一个具体口号。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构的均等。由仅仅强调受教育向强调积极参与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一个表现。

8、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十条)




答:(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义日益广大;(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5)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7)教育功能扩展和增强;(8)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9)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10)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

---------------------------------
9、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答:学生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另一个是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二者有必然的联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0.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及其教育作用。



答: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它有如下一些特点:(1)灵活性(2)开放性(3)综合性(4)兴趣性(5)自主性。它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1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12.美育的功能?



答: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13.试述“教育先行”的理论依据。



答: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即变成了先行者。《学会生存》这个报告说:“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学会关心》这个报告也说:“过去,全世界的教育制度总是成为各种趋势的追随者,而不是这些趋势的创造者。现在,教育应当领先于变革,而不只是对变革的反映。”可见,今天,不能担当先行者而继续扮演追随者角色的教育,不能认为是现代教育。

14.论述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



答:就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从个人出发,依据内在需要来确定的,另一种是从社会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的。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自身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定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作为自己的目的。

由于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的,同时由于教育本身又确实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功能,所以教育目的取向不同就必然的。但是,二者共同弊病是它们都把自己的出发点强调到了极端的程度,完全排斥和否定了另一面的合理性,因此二者都是不科学的。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只有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等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有可能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

---------------------------------
15.简述美育和德育的关系。



答: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美育利用美的形象进行教育,提高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引起内心的共鸣,使学生爱美恶丑、从善拒恶,抵制资产阶级没落、颓废的思想情调和庸俗生活方式的侵蚀,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16.智育与德育的关系。



答:德育与智育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智育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理观问题。德育也要以认识为基础,但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

17.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答:教育与教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18.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答: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1)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能力的发展;(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19.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1)强烈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20.当代教学论发展的特点。

21.我国当前在教育和政治之间应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

22.教育学研究现状如何,你对此现状有何评价。

23.分析课程的主要特征。

24.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

25.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和公共性。

26.简析德育中“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内容。

27.简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28.简评“量力性原则”。

29.简述“全民性教育”理念。

30.简答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关系。

31.民族文化传统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意义?

32试述“德育首位”的实践意义。

---------------------------------
非常感谢!
---------------------------------
谢谢!!!
---------------------------------
dddddddddddddddddddd
---------------------------------
hao d
---------------------------------
楼主,后面几题怎么没有答案了,期待啊
20.当代教学论发展的特点。

21.我国当前在教育和政治之间应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

22.教育学研究现状如何,你对此现状有何评价。

23.分析课程的主要特征。

24.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

25.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和公共性。
答案:义务教育的内涵。一是义务教育的性质为实行完全免费的制度,即不但学杂费免,连书本费也免,甚至为贫困者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二是接受义务教育,不但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更是应享有的权利。适龄儿童失学,应视为侵犯其权利。三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是政府,实现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义务。
会各阶层的适龄子女本应享有大致公平的义务教育的权利。

公平是义务教育的基本价值。义务教育是具有全民性、公益性、基础性特征的教育,它不能将公民分为三六九等来提供不同的教育,而应该一视同仁,向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必需的、基础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不具有选拔性、竞争性,政府的主要功能不是制造优秀、筛选尖子,而是维护教育公平,尽量提供无差别的教育服务。

教育性质的公平性。
在我国,受教育权是公民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都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力,都有权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劳动能力而获得收益,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如我国《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都有明确规定。由于义务教育免收学费,所需费用主要由国家承担,而且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因而较好地保证了每个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广泛的公益性。

教育产品的公共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它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教育产品的人才和知识,并不是为某个人私人所有,而是为国家、社会、集体服务的。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主要来自政府的公共财政

义务教育如何成为公共物品的呢?答案很简单,是制度安排使义务教育成为公共物品,如我国《义务教育法》第10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我们可称其为制度性公共物品,以区别于本来意义的公共物品。如果要使义务教育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制度性公共物品,那么,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直至达到每一个边际(新增)学生,都能享受存量(原有)学生的平均效用。公共物品的另一个定义是,公共物品是没有价格的物品。因此,如果我们坚持义务教育是制度性公共物品,那么,对义务教育的任何收费,都必须取消。

26.简析德育中“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内容。

27.简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28.简评“量力性原则”。

29.简述“全民性教育”理念。
答案:1.全民教育首先必须是具有相当规模的教育。
我国从夏商的官学、孔子兴私学到如今,尽管教育史数以千,这种教年计,但直到现代教育兴起之前都不是全民教育。即使是新学兴起之后的百年中,由于教育基础的限制而不能惠及所有民众,因而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全民教育。只有具有较大教育规模,在校生人数与适龄人口达到一定比例之后才可以称作全民教育。因此,继续扩大规模,增加受教育人口,是教育全民性的物质基础。

2.全民教育也必须是公平的教育。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参与教育的机会,只要他有这个意愿,社会就应当为他提供受教育的条件。实际上,世界推行的全民教育运动是以“人权”为理论基石的。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指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又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因此上说,只有满足社会成员受教育要求的教育才是全民教育。如果一个国家不以公平理念构建教育体系,那么即使这个国家的教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也不能称作是全民教育。在我国古代,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尽管这一观念是非理性的,但却体现了一种价值导向。马克思在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也科学地观察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以牺牲部分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这样一条客观规律。基于此,马克思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目的就是使普通劳动者有受教育的权利。当前,推行全民教育运动尤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明确,教育发展要以人为本,而且要以人人为本,以满足人人的教育需求为基本出发点。

3.全民教育必须是高质量的教育。
如果一个国家或者这个国家一个时期的教育,是广大民众不需要的教育,或者说即使广大民众接受了教育而不能从中得到好处,那么这种教育必然要为广大民众所抛弃,这样的教育也不能称作是全民教育。最近一二十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基础教育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学到的更多是应试技巧而不是知识,以至于人们呼吁中国教育培养的是“高分低能”者。前不久报道香港大学拒绝大陆的“高考状元”,就是一记响亮的警钟。而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是精英成为精英的陪衬、垫脚石,是成材率的基数,只有百分比的意义而已。尽管教育作为一个人立命之根本的作用,在商品社会中已经日渐显现,但是读书无用论思潮仍然一波波兴起,这是对国家教育目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无声批判。如果不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即使勉强扩大了教育规模,动员了全民参与教育,那也是不能长久的。更何况全民教育要全民主动参与、自觉参与,更要自愿参与。


4.全民教育必须是政府承担起了责任和义务。
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如果一个国家的基本教育条件不能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那么就是失职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责任就在于发展公共事务,承担起那些个人承担不了、市场实现不了的责任。中国政府曾经承诺,要逐年提供教育投入,并且庄严承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财政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左右。然而这一承诺始终未能兑现,以至于成为每年“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在当前政府的热点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在当前政府及各种吃财政饭的机构仍然十分庞大的情况下,处处都需要钱的情况不可能得到改观。尽管目前我国将新增加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发展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全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这也属于对积年欠账的补偿。如果不能矗立起财政的坚强支柱,全民教育的真正实现仍然是比较遥远的事。

30.简答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关系。

31.民族文化传统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意义?

32试述“德育首位”的实践意义。
---------------------------------
谢谢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