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背后的背后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不详 
文件作者 佚名 
更新时间 2005-2-25 16:49:27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选择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25日刊登冯雪梅先生的文章,用“史无前例和蔚为壮观”来形容今年的“考研热”:117.2万人报名,比去年增加22.7万人,增幅为24.1%,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60.5万人,占报名总数的51.6%,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报名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而据我所知,这几年国人热衷“升本、考研、考博”的浪潮远远不是这几个数字所能说明得了的,校园内外,各种各样的学位进修、学历培训,在“终身学习”时髦的口号和旗帜下,势头正猛,通常是本学业的文凭还未曾到手,高一级学历的报名就已经开始。专而本,本而硕,硕而搏,学历追求,形似逐浪,节节而高。目前,中国社会在文凭学历方面出现的持续升温,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
  是国人突然迸发了对知识的狂热追求了吗?是这一代人特别的比其他时代的人更爱读书了吗?是知识经济时代刺激了国人的求知欲望了吗?
  先看看不久前来自《中国新闻出版报》和《信息时报》的读书调查:
  “5年来中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去年中国只有51.7%的识字国民读书,这一比例比五年前下降了8.7%。人们读杂志的比例更比五年前下降了一半之多,只有不足1000万人喜欢读小说、诗歌和戏剧等文学作品,一些青少年甚至不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对于中国当代的文学作品及作者能说出一二的不足10%……”
  另有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年人均购书只有43.67元,与此相关,虽然我国国民有家庭藏书的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其中识字城镇居民中有藏书的家庭高达80%,但专家们分析指出,我国家庭藏书的数量并不多,国民家庭藏书100本以上的只有10%。而根据韩国1995年的《国民读书形态调查》,韩国1995年有藏书的家庭比例高达96.9%,家庭藏书数量在500本之内的家庭占到93.3%……
  如果说普通国民读书与升本、考研、考博没有直接关系,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在校大学生的生存状况。一位大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和许多同学一样感到极其失望,原来现实中的大学生活竟是如此的无聊,如此的郁闷,如此的令人失望。与我高中时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憧憬相差十万八千里。空余时间太多,大家都觉得过的十分不充实,所以很多人学会了抽烟,喝酒,空闲时间多了,人无事可做时,内心就会感到极度空虚,自然会想到找个男朋友或女朋友,于是就开始了寻觅……关键是大家都很空虚,很寂寞……”
  空余时间太多,寂寞,无聊,找异性填补空虚……那么读书呢?读书自然是“业余爱好”的了。临考前有教师们的笔记传阅,60分过关万岁,这种情况大学生们彼此心照不宣,学业考试如何过关已经至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潜规则”,而即使这样的大学生,一边不喜欢读书,不会读书,一边仍然在瞄着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抓紧时间啃那几块敲门砖,跟上我们的潮流,去追求社会所需要的“学历”。
  这就是我们当代教育的怪现状。这也是我们当代社会的怪现状。
  面对考研升温现象,冯雪梅先生曾一连串发问:有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好工作?上了研究生是否一定能“物有所值”?对学生而言,付出3年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所收获与回报?对社会而言,是否真正培养了所需之才?
  前三个问题,学子们无法回答,也无须回答,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这些问题,即使想了也白想。还是作者自己回答得好:不读研吧,没出路;读研吧,后悔——这就是学生们两难困境。而后一个问题,得问问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问我们社会的用人环境。冯先生说:彻底改变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当然寄希望于教育改革自身……我认为,这话只讲对了一半——因为教育的改革决不仅仅靠自身就可以实现。
  升本、考研、考博的背后,是应试教育的潜流在涌动;而应试教育的背后,是人的价值取向在写着判决书;人的价值取向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用人环境和人事制度在操纵。单单改革教育自身,行吗?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领导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出台以来,中国的人事制度就一直牵制着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几十年。在这个大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用人机制也效仿“三化”,攀上了时代列车,用人门槛越来越高(前不久,某区一所普通高中招聘教师,开口闭口就是“研究生”),罔顾自身的实际,罔顾中国社会在人才资源上的结构特点和人才市场上的实际需要,上下一起,共同营造了一个巨大的、影响深远的人事“场”和价值“场”,导引着全部国人的价值取向:当今社会,只有考大学、挣文凭、搏学历,才能适应时代,把握命运。学子们,家长们,教师们,亲朋们,全社会的人,只认准一种价值观可以掌握命运,只认准一条通道可以通往罗马,那就是升学!那就是考试!于是乎,应试教育应运而生,且轰轰烈烈,且愈演愈烈。
  在这种环境下,才会有中国教育和人才资源结构上的畸形呈现:小学低年级就开始上晚修,中小学节假日大量补课,家教家辅成风,重点中学学位千金难买,考中学比考大学还难,普通高中人满为患,职业高中备受冷落,专科生一边读校一边自考,本科生不想着修好自己的学业却热衷考研;人才市场上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本科生打出“零工资”要求谋饭碗,高分低能儿比比皆是,技术型人才空前奇缺,人人都想考公务员,技术劳动岗位少人问津,宁愿做低级“白领”也不愿做高级“蓝领”;假文凭泛滥,培训机构泛滥,出国镀金泛滥;天下论文一大抄,天下论文一大卖;“北航”也会有丑闻,民间几多悲惨事;“枪手”出击,英语“泄题”,集体作弊,高官落马……总之,凡天底下所有离奇古怪、莫可名状之事,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应有尽有。
  这些,仅仅改革教育自身,行吗?
  其实教育自身一直也在改,可其收效也甚微:改学制、改课标、改招生、改收费、改试题、改考试制度、改职高普高比率、改社会办学体制、改教育教学理念、改教育教学方法、改办学硬件设备、改教师聘任制度、改义务教育、改高校体制……凡此种种,有的虽然有投石微澜,但最终不能有大作为,如取消小学、初中的升学考试;有的却成了煮不熟的“夹生饭”,如当今的高中新课标改革,举步维艰。原因就是没有触及到社会的大动脉,没有改变当前中国人事制度这个大环境。如果不改变中国的人事制度和用人制度,不扭转国人的价值取向,就走不出“应试人生”的泥沼,最终就不能避免国家在人才培养上可能出现的失误和偏差,甚至因此而可能影响到的国民的人格缺陷和社会竞争力的弱化。
  冯先生说:除了考研,(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我的回答是:改革我们的人事制度和用人制度以适应中国国情,转变我们的价值观以淡化应试教育,健全我们的人才市场以满足我们各项建设的真正需要。

  写于2005年2月2日星期三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咨讯>考研指南>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