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吁:研究生培养要确保质量提高效益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网络资源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5-3-15 17:26:55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选择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之后,如何确保培养质量,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不少教育界代表认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意识要进一步加强,严格导师的准入标准和动态评估。
    
    据了解,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7万人,2004年已达到32.6万人,今年将计划招收37万人。为此,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说:“部分地方院校盲目升级,在师资储备不充分的条件下过度扩招,势必会影响培养质量,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他认为,学校的定位不同,研究型大学应提倡硕博连读,使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培养效率。顶尖的优秀人才终究只是少数,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备各种实用技能、能够学以致用的普通人才,因此,要调整研究生的专业结构,扩大专业硕士覆盖面,减少普通硕士的招生,使人才发展符合社会需求。
    
    硕士、博士的培养目标各有不同,人大代表、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利民认为,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既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上要做好与本科教育的衔接,而博士生教育应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在学术范围内既要强调基础课程口径宽,又要保证专业方向学习的精深。
    
    研究生扩招,实际上对导师的要求更高了,导师要带好学生必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指导中。人大代表、兰州商学院教师孙洁认为,对导师的动态管理要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一些导师要求学生参与部分带有营利性的课题,与学生的研究方向并不一致,对学生来说虽然能丰富一些知识,但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精力分散并追求技术的实用性,而忽略从深层次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她认为,疏于对导师的管理会使学生处于一种“放羊”的状态,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咨讯>考研政策>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