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波:2006年考研政治预测八套试卷一及答案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恩波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5-12-28 21:12:52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阅读正文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案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一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 这是 ( ) 
A. 唯心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夸大偶然性的观点 D. 夸大必然性的观点 
2. 一个人生了病送到医院抢救,如果抢救成功了,就说明( ) 
A. 死亡是不可能性,因而没有发生 
B. 死亡是抽象的可能性,因而不会变成现实 
C. 痊愈与死亡是两种相反的可能性,不会同时变成现实 
D. 医生的抢救是病人转危为安的根本决定性因素 
3. 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 
A. 信息的产生过程 B. 信息的传播过程 
C. 信息的反馈过程 D. 信息的接收和保留过程 
4. 哲学史上的二元论( ) 
A. 是介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一个独立派别 
B. 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个派别 
C. 是介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一个独立派别 
D. 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一个派别 
5. 超额利润是( ) 
A. 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B. 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 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差额D. 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一般以 ( ) 
A. 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 扩大再生产为前提 
C. 简单再生产为前提 D. 资本周转速度加快为前提 
7. 在某一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中,起着主导作用并决定着生产过程的一切主要主面和主要过程的是 ( ) 
A. 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B. 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 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D. 基本经济规律 
8.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件商品上,此种价值形式称为 ( )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 
9.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 ) 
A.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使用“统一战线”概念的是 ( ) 
A. 毛泽东B. 瞿秋白C. 蔡和森D. 邓中夏 
11.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完全建成和完全巩固所需要的首要条件是 ( ) 
A.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 不断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D. 有效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2. 邓小平同志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 是否能够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能否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D. 能否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3.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 ( ) 
A.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C.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D.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4.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坚持以人为本D. 坚持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15. 2005年7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 ( ) 
A. 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B.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C. 国界划定的联合声明 
D. 反对恐怖主义的联合声明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 ( ) 
A. 阶级性B. 群众性 C. 先进性 D. 公开性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 ) 
A.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B. 同一就是与差别对立并排斥差别的同一 
C. 斗争就是不能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D.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由外力推动和引起的 
18. 在北冰洋沿岸的某些原始部落中,有几十个表示各种走的行为的词,如“早上走”“晚上走”“赤脚走”等,却没有“走”这样的概念;他们没有“海象”一词,却有“冰上的海象”“水里的海象”“岸上的海象”等说法。这说明 ( ) 
A. 当事人思维水平低下,不能从个性中把握共性 
B. 当事人思维水平低下,不能从部分中把握整体 
C. 当事人犯了唯理论的错误 
D. 当事人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19. 1990年,某地区为了发展市场经济,要上一个外向型项目。但这需要有关部门批准,盖150余枚公章。于是,他们发扬“四千”精神,即“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争取尽早盖全公章。及至公章盖好后,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也错过了。这说明 ( ) 
A. 改革政治体制是生产关系中的重大调整,旨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不改革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很难获得成功 
C. 上层建筑应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不能为经济基础提供有效的服务 
D. 人们的观念是导致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性因素 
20. 英国有位资本家先生,本来在伦敦开设工厂。一天,他异想天开,变卖了工厂,带着资本和3000名工人来到了英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斯旺河地区,准备在那里办工厂发大财。可是,这些工人到了斯旺河地区跑得一个不剩,连给他铺床、打水的仆人都跑了。原来,该地区有许多荒地,工人们完全可以垦荒,独立谋生。这说明 ( ) 
A. 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在英国得以进行在斯旺河地区不能进行的根由 
B. 任何现实的生产力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 
C. 上层建筑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 
D. 仅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还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 
21.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 ( ) 
A. 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的高低 B. 各部门的商品价值大小 
C. 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D. 各部门商品生产价格的大小 
2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 ) 
A. 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B. 单个资本增大 
C.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D.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3. 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因此,为了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我们要尽量降低劳动生产率。这一观点 ( ) 
A. 正确理解了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的关系 
B. 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C. 承认了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 
D. 否认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24. 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在于 ( ) 
A. 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 
B. 中国经济落后,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D. 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25.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包括 ( )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 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 
26. 中国共产党在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取得的成果是 ( ) 
A. 《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根本思想 
B. 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许多新方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C.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 
D. 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7.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阐述了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文明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这说明 ( ) 
A. 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B.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C. 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D.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28. 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要坚持的三个“一致性”是 ( ) 
A.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B.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C.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D.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 ( ) 
A.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B.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C.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D.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3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以及 ( ) 
A. 充满活力B. 经济发展 
C. 安定有序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1. 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延续了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了“规划”,这表明我国 ( ) 
A. 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 
B. 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 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D. 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制定、建设服务型政府 
3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 ) 
A.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 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 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D. 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33.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圆桌会议,并发表题为《坚持民主协商推动改革进程》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就联合国改革问题提出的看法有 ( ) 
A. 要着眼大局,坚持原则B. 要发扬民主,广泛协商 
C. 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D. 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革命的前提,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达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进行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请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事件所包含的唯物史观原理。 
35. 材料1美国政界干扰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噪音正在逐渐提高调门,昨天,美国国会众议院高票通过两项议案,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 
摘自2005年7月2日《京华时报》 
材料2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表示,中海油撤回其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其主要原因并非经济因素。 
中海油的宣布介绍,中海油曾经积极考虑进一步提高收购要约中的条件。如果不是由于美国的政治环境,应已付诸实施。中海油竞购交易宣布后,在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的反对声音,甚至要取消或更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程序,这实在令人遗憾,也有失公道。中海油为完成此项商业目的的竞购,曾做出多项承诺,以消除美国监管当局可能的担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政治反对声就显得更加可叹,更为不合时宜了。这种非常遗憾的政治环境使中海油很难准确评估成功的几率,对中海油完成交易形成了很高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接受的风险。尽管中海油不情愿,但不得不撤回其报价,这对优尼科的股东及员工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摘自2005年8月5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中海油公司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商业行为说明了什么? 
(2)评介所谓“非经济因素”。 
36. 以下是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和领导权问题的材料。 
材料1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大改造的革命有两种:一是宗法封建社会崩溃时,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一是资产阶级崩溃时,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国民革命的性质虽然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它的胜利虽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然而革命运动中的形式及要求却只是一个国民革命,这种特殊形式的革命,本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状况所自然变成的。 
无产阶级客观的力量是随着资产阶级之发达而发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既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革命势力,无产阶级便是不用说了。 
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和社会各阶级》 
材料2无产阶级也明确知道此种民主革命成功诚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然而幼稚的无产阶级目前只有在此种胜利奋斗中才有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能力之机会……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摘自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 
材料3怎样才能更加巩固和扩大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呢?一方面,须要将有关两党合作的各种基本问题解释得清楚明白;另一方面,须要采取巩固和扩大两党合作的具体办法……但是,在两党方面的确都还有少数人不清楚了解两党合作的许多基本问题……第一、他不清楚了解今天两党合作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目的……因此,他们有时忘记了抗日是目前民族统一战线最主要的共同纲领,于是忘记以抗日与否来划分友敌的最主要标准,于是忽略了“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的言行准则;因为有时把其他问题与抗日问题并列或对立,以致模糊了今天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目标;有时甚至把抗日问题看得比其他问题次要,以致引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营垒中许多不应有的摩擦或裂痕。 
摘自王明《挽救时局的关键》 
材料4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 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摘自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材料5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摘自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说明陈独秀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所犯的错误。 
(2)参照材料3,评价王明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试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37.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农产品供给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13亿人口,近62%在农村,占大多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当前农业问题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现代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农业和农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38.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解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以下是有关世界格局变化的材料: 
材料1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摘自 1971 年7 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2观察家认为,90 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尽管目前东亚发生金融动荡,但不致影响东亚(一般指东盟、中、韩)作为世界经济一个增长中心的地位。还在1995 年,亚洲的出口额就已分别与美欧相当,高出日本一倍,成为与美欧并列的世界四大贸易中心之一。就经济规模而言,东亚按购买力估算早已超过日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 2010 年还将超过欧美。 
摘自 1997 年12 月25 日《人民日报》 
材料31997 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了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法国希拉克总统 5 月访华,中法宣布建立“迈向 21 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李鹏总理和桥本首相 1997 年进行了互访,确定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10月,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此外,11月叶利钦总统和桥本首相在西伯利亚进行了正式会晤,双方决定争取在 2000 年前签署和平条约,从而打破日俄之间长期冷淡、僵持的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摘自1997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4亚欧会议 3 日通过在伦敦举行的首脑会议发表了关于亚洲金融和经济形势的特别声明。声明一致要求要研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等问题。可以说,这次会议取得的划时代成果是抛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美国,由亚洲和欧洲共同携起手来,对美国布下包围网。 
过去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若撇开最大的出资国美国是不可设想的”(日本金融人士语)。然而,这次利用美国不参加亚欧首脑会议的机会,亚洲和欧洲国家作为既成事实已经成功地对增加出资问题形成了多数意见。英国政府人士说:“欧盟和亚洲合起来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比率的 60%, 约占18% 的美国已逆转为少数派。”于是就可能撇开美国最大限度地充分运用亚洲和欧洲磋商这种亚欧首脑会议的框架,来制定有利于亚洲本身的克服危机的方略,这种方略是与美国的想法不同的。 
摘自1998 年 4 月4日日本《东京新闻》 
材料5在1998 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江泽民主席曾数次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交换信函,阐述中方的立场。中国同意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并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外交努力。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决定向泰国提供10 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并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摘自《新华月报》1998年第3、4 期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 和2、4 ,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出材料3反映的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及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 
(3)材料4 所说的“划时代成果”为什么在过去“不可设想”而现在能够实现? 
(4)结合材料 3 和 5,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转换中发挥的作用。 
选做题Ⅱ 
2004 年 4 月26 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白皮书指出,近年来,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镇失业率的急剧上升。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 800万人。2004年,中国政府确定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为新增就业 900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白皮书指出,未来 20 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 550 万人的规模增长,到 2020 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 9.4 亿人。白皮书阐述了21 世纪前期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 年,就业总量达到 8.4 亿,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水平,社会总体上处于比较充分的就业状态。 
(1)结合材料并依据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原理分析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2)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题中认为一个人的具体的细小的行为或思维可以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这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C选项正确。 
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可能性与现实性及其内、外因的关系。一个人生了病,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痊愈,二是死亡。这两种可能性都是现实的可能性,但由于彼此矛盾,不会同时变成现实。其中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就意味着另一种可能性被否定。在这里,人的努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生及时而正确的抢救,是使痊愈的可能变成现实的关键性因素。据此,C为应选项,A为淘汰项。B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死亡也是现实的可能性,不是抽象的可能性。所谓抽象的可能性,是指因根据尚不充分或条件尚不具备只有在将来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D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医生对于病人的救治乃是外因,外因不是决定性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 【答案】D 
【解析】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对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人们接收信息,并形成对信息的认识,换言之,从信息的角度而言,反映的发生是接收和保留。D 选项正确。其余选项都不能表现人们反映信息这一认识过程。 
4. 【答案】B 
【解析】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认为有一个完全独立、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实体,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故B选项正确。 
5. 【答案】D 
【解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先进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生产率,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仍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 选项正确。A 选项,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选项,所描述的差额是剩余价值,这两个选项都不正确。超额利润研究的是单个部门内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情形,平均利润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C选项错误。 
6.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A选项正确。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的掌握。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它包括为各个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也有该社会形态中所特有的经济规律。而在某一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中,存在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因此 ,D项是正确的选项。A、B、C项是指经济规律的类型,应排除。 
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价值形式的理解。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形式的表现形式。与商品变换的发展相适应,它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其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称为一般价值形式。因此,C项是惟一的正确选项。 
9. 【答案】B 
【解析】1943 年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题选B。 
1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统一战线。中共二大后,在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瞿秋白等开始了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瞿秋白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商人资产阶级两部分。四大后,瞿秋白等根据资产阶级在五卅运动中的表现,初步分析了资产阶级的表现,瞿秋白最早使用了“统一战线”这个概念。B 选项正确。 
1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正确选项为C。 
12. 【答案】C 
【解析】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13. 【答案】A 
【解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故正确答案为A。 
14. 【答案】C 
【解析】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的是人民是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人民是价值主体必然要求人民利益至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C为正确选项。 
15. 【答案】A 
【解析】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7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显示出中俄两国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坚定决心。 
16. 【答案】C 
【解析】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 
17. 【答案】BCD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做是单纯的外力推动的结果。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将人们的认识停留在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上。B、C、D 选项的论点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为正确选项。A选项为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8.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同类的个性事物中形成共性的概念,这是一种思维的抽象。生活在北冰洋原始部落中的人形不成这种抽象,是思维水平低下的表现,据此。A为应选项。B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同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另外,这些人形不成概念,谈不上对理性认识的夸大,故而C为淘汰项。又由于“个性——共性——个性”的法则涉及辩证法,不能把握它属于形而上学的错误,不是唯心主义的错误,故D项也不选。 
19.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一旦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应为经济体制服务。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就要求政治体制也应发生变革,以便为变化了的经济体制服务。惟此,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改革政治体制,或者说,让过去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政治体制继续存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很难获得成功。据此,B、C为应选项。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并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D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观念的变化对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起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显然,D表达的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20.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相互依存。作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需要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要素外,还需要实现这两大要素的结合,而生产关系就是实现这两大要素结合的因素。显然,工人们之所以在伦敦肯出卖劳动力,是因为存在着工人具有人身自由和丧失了生产资料因而无法独立劳动这样的生产关系,而在斯旺河地区,这种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因而就不再存在着雇佣劳动了。据此,B、D是应选项。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该命题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题干并未涉及上层建筑,而且,上层建筑也不会同生产力直接发生关系。 
21. 【答案】AC 
【解析】平均利润率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率实质上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A、C 选项正确。 
22.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所产生的直接后果的掌握。这是一道跨章、节的综合性选择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资本用于可变资本的部分相对减少,从而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相对减少,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必然要优先增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也会提高,因而平均利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A、C、D项是正确的选项。 
23. 【答案】ABC 
【解析】题干关于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的关系的分析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误的,其要害在于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认为生产者降低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就能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实质上,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既定的情况下,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通常会想尽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不是相反。所以A、B项正确。题干的观点承认了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只不过是混淆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C项也正确。题干的观点并没否认而是误解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因此,D项错误。 
24. 【答案】ABD 
【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主要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发挥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A、B、D 选项正确。 
25. 【答案】ABCD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社会主义因素主要包括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条件和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条件。A、B 选项为经济方面的因素,C、D 选项为政治方面的因素。 
26.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初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果,A、B 选项正确。C 选项是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为冒进的经济方针;D选项则是我国认识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27. 【答案】ABC 
【解析】本题要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十六大报告有关人类文明的阐述。应选A、B、C选项。本题并未涉及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问题,D 选项为干扰项。 
28. 【答案】BCD 
【解析】胡锦涛“七一”讲话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B、C、D选项正确。 
29. 【答案】ABCD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30. 【答案】ACD 
【解析】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1. 【答案】ABCD 
【解析】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使用“规划”而不是 “计划”。 
32. 【答案】ABCD 
【解析】题中各选项中的说法,均是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或重申的观点。 
33. 【答案】ABCD 
【解析】据新华社消息,2005年9月15日,在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圆桌会议发表的《坚持民主协商推动改革进程》的讲话中,就联合国改革问题提出四点看法。第一,要着眼大局,坚持原则。第二,要发扬民主,广泛协商。第三,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第四,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 
三、分析题 
34. 【答案要点】(1)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进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2)社会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是指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多种可能性时主体对具体道路的选择作用。选择的对象只能在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这种选择既取决于内在矛盾和外在因素的制约,更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在中国革命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革命前途的两种可能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选择了社会主义。 
(3)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这种决定性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主体选择性则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回答本题有两个要点: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各自的哲学依据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问题上,哪些地方体现了决定性、哪些地方体现了主体选择性,这是分析的关键所在。 
35. 【答案要点】(1)这次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加上此前联想集团已成功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此后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等事实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一批企业已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随着整体实力的逐步壮大,国际化和跨国化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这是一个实质性的跨越。伴随着竞争范围的扩大,企业还需要应对更为复杂的政治因素。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的分配,政治反过来又左右着经济行为的走向。西方学者往往有意无意在他们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中,淡化国家和政治权力对市场的支配作用。其实,所谓的“自由主义市场”决定论的背后,同西方国家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密不可分。中海油的案例表明,当国际资源和利益分配游戏出现新的参与者时,隐藏在“自由主义”外衣下的霸权、权力、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是不会保持沉默的。 
此前,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同样受到美国有关部门的“安全审查”。这次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案,适逢美国“中国威胁论”明显升温之时,不仅触动了“中国威胁论”秉持者的敏感神经,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背后的霸权基础,所以,从一开始便被政治化。虽然大多数美国能源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并不认为中海油的收购作为企业的商业行为有什么政治意图,但美国“亚太战略利益”乃至“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等论调足以垒起一道难以逾越的政治障碍。 
【解析】这是根据全球化所拟的题目,企业走向全球化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等。这道题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命制的。 
36. 【答案要点】(1)引文反映了陈独秀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领导权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此,中国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陈独秀忽视了国内外历史条件的变化,仍然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民党的作用。因此,他认为这个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来“统率”,其前途是“资产阶级的胜利”,而无产阶级只能“获得若干自由和扩大自己能力之机会”,从而放弃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这是导致他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2)从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主张的“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的观点是错误的。王明不懂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抹杀了统一战线中不同党派和政治集团的阶级差别,否认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犯了右倾错误。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民主革命成败的关键。而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能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运动的条件、进展和结局,能够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最前列,把斗争一步一步地引向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必须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这两种错误都会葬送无产阶级领导权。因此,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一个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和第三章有关知识点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这些知识点的综合分析。 
37. 【答案要点】(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但提供最基本生活资料、为工业提供原料,而且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的发展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农业发展比较顺利,就能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农业和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3)加快农业发展,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根本是靠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加快城镇化进程。 
【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问题,也是考研命题中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题考查农业和农村的地位,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方针。 
本题的考查涉及三个知识点,一是农业和农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是农业和农村在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三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考生对第一个问题比较熟悉,但往往忽略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因此,考生对一个问题必须进行系统复习。 
38. 选做题Ⅰ 
【答案要点】(1)20 世纪70 年代世界仍是两极格局,但美国地位和力量相对下降,面临新的经济力量的挑战,这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除美、日、欧外,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亚欧开始建立新型关系,美国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 
(2)大国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一些大国正在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这反映了在多极化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同时,大国间新型关系的建立又进一步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新发展。 
(3)过去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且对西欧国家有较强的控制力;而现在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西欧联合力量增强,并密切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亚欧合作使美国“逆转为少数派”。 
(4)中国是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积极推动力量,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坚定力量,是国际经济关系中重要的稳定力量。 
【解析】本题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一道考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以及大国之间的关系。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的各种行为主体在国际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或者态势,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就这一知识点,要求掌握多极化趋势以及大国关系调整过程中所建立的新型伙伴关系。应当明确中国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稳定力量。 
选做题Ⅱ 
【答案要点】(1)失业是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表现,它严重影响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出现的失业现象,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劳动力增长过快,也包括国有企业基于减员增效的改革等。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和发展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但稳定也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在内的整个改革都要考虑社会的承受力,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2)失业作为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还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通过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党和政府要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通过提供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等方式积极帮助失业的劳动者重新就业;失业的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也要转变观念,多渠道开拓就业领域。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目前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失业。回答该题,首先应简要叙述失业的本质与内涵,即失业是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表现,其次应说明其危害性,并分析造成失业的多方面原因。当然,同时应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贯穿其中。最后,应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尽可能多地说明解决失业这一棘手问题的措施。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政治>政治试题>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