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什么样的MBA(1)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6-2-20 14:02:05 
添加编辑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阅读正文内容
    近两年来,对于中国的许多M BA学生来说,毕业时就面临就业难问题的比较普遍。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却抱怨找不到合适的管理者;另一方面,MBA学生花费巨资辛苦研读,毕业时却抱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企业说:MBA太浮躁、眼高手低、理论与实践脱节。MBA说:我们起点高,而且付出了很大成本,用人单位聘任时不能不考虑。
 
  中国MBA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BA?

  危机四伏

  “MBA=高薪”,这是许多人对M BA的基本印象,但这个现象近一两年有了改变。

  据今年M BA的信息显示,MBA报考人数开始下降,有部分院校只招到两三个人。毫无疑问,昔日拿下MBA学位就等于稳端“金领”饭碗的保证已打折扣。

  据悉,十多年来,MBA的数量保持了高速增长,1991年全国M BA仅招生百余人,而去年入校的M BA规模达到了12173人。目前全国共有12041人获得MBA学位,在校学员为32393人。

  但与国外成熟的M BA教育制度相比,国内的M BA教育主要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师资问题。MBA的师资在国际上是有条件的:必须有PH.D(博士)学位;有研究成果,有综合实际能力,就是要求你既是大学教授,同时又是咨询公司里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等。国外著名商学院的教师几乎100%拥有博士学位;而国内,即使在北大清华人大也很难接近这一比例。同时,很多老师自身就没有系统地学过管理,实践经验也难与国外的老师抗衡。其次是教材和案例建设。MBA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是MBA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据说哈佛的MBA在两年内要分析800至1000个案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处理2至3个。而中国MBA在抱怨案例太少。清华大学1991年就建立了经理管理案例。几年下来,案例只有300多个左右,而且大部分是国外“进口”,中国公司、企业的案例只占极少的比例。最后是选拔机制。国外MBA考试比较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面试是选拔M BA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面试来发现真正具备企业家素质的人。  


相关阅读内容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其他课程>MBA硕士>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