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学科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1

学术学位学科介绍

民族学(0304)一级学科

学科简介:

民族学学科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依托于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2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26名,博士28名;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人。

下设二级学科:

(1)民族学(030401)

研究方向一: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重点结合武陵民族地区实际,以武陵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族群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以及民族学学术史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理论性的学术探讨和应用性的现实问题研究。

研究方向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传承、内涵、特性、功能、价值、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方面展开探索,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发展,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模式与途径。

研究方向三:文化产业发展 本研究方向运用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文化环境、文化寓意、文化内涵、文化产品、竞争手段、消费者心理等因素开展调查,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民族学应用的新模式。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2)

研究方向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问题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性意义。

研究方向二:中国民族政策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注重政策实施的过程性研究,研究成果直接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制定、充实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方向三:武陵地区民族问题研究 本研究方向研究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武陵地区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内容、性质、作用,从历史的纵深层面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演变、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现实的视野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方法和措施。

(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

本学科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借助经济学、管理学、民族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研究方向一:少数民族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 该研究方向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及发展绩效评价、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主要涉及生态经济的涵义、价值体系和模式探讨,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路径,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选择、价值目标、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等内容,旨在从生态经济角度为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研究方向二:民族地区农林经济发展 该研究方向是在充分认识民族地区农林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具有全局意义的农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深刻揭示民族地区农林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并以此为指导构建符合民族地区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政策体系。该研究方向重点对民族地区农业(林业)现代化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农村社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问题、扶贫攻坚与农村发展问题、农村土地(林地)经营组织制度创新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林业改革与发展问题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服务并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三: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 该研究方向从民族地区特殊情况出发探索民族地区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民族地区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本研究方向适应民族地区工商企业对中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创新意识,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

研究方向四:民族地区金融与贸易发展 该研究方向以民族地区的金融、贸易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涵盖民族地区金融相关问题、区内区外贸易、国际贸易等方面。为民族地区银行、证券、保险、信投等行业培养既具有金融理论,又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活动、处理金融问题,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4)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4)

研究方向一: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史 本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诸种因素,以提升对中国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总体认识水平。

研究方向二:少数民族文化史 本研究方向以民族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是从文化的角度,以历史为线索来研究民族,对文化的研究更具体更深入。

研究方向三:武陵地区历史文化 本研究方向以武陵地区各民族社会与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调查研究各民族社会运行状况、民族文化及其当代变迁,并注重对相关民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共性与个性。

(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

本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密切关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重点研究该区域艺术理论与方法、民族美术理论与实践等内容,充分发掘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发挥学术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建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是充分利用地域民族艺术文化资源,研究、保护及传承民族文化,是践行“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方针政策的时代需要。

研究方向一:少数民族艺术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以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各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其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内在联系以及民族性形态特征,以促进本区域内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研究方向二:民族美术理论与实践 本研究方向主要对民间造物艺术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加以进行研究,梳理其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概况和过程,并加以提炼、加工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并使其转化成艺术作品,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6)民族社会学(0304Z1)

民族社会学是民族学和社会学交叉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理论方法研究当代民族社会与文化和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旨在揭示民族现象的社会制约性和社会-文化现象的民族多样性,探讨促进多民族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机制。

研究方向一:民族社会与文化 主要研究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及其变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分层与流动、人口城市化、民族社会变迁、民族文化及其变迁等问题。重点研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现象及其变迁。

研究方向二:民族社区发展 主要研究民族社区的现代化、贫困与减贫、城镇化、社会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等问题。重点研究武陵山区城乡社区发展问题。

研究方向三: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 主要研究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现状、社会治理创新的体制机制、民族社会治理的传统文化基础、民族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等问题。重点研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基层社会治理问题。

(7)民族法学(0304Z2)

二级学科简介:民族法学致力于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等问题的研究,探索正确解决民族问题,调控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方法和途径,以丰富民族平等理论的内涵、深化民族区域自治权的理论基础,促进依法解决民族问题、提高国家对民族事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研究方向一:民族法学基础理论 重点研究“三论”。一是研究法学的基础理论。二是研究民族法学的一般理论。三是研究民族法学的方法论。

研究方向二:法治与民族区域自治 一是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二是研究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法治实践。

研究方向三: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 主要研究法治在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功能及途径,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法治化。

数学(0701)一级学科

学科简介:湖北民族学院数学学科具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6年基础数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为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参评数学学科第82位。本学科现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信息安全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基础数学1996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批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应用数学2014年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本学科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重视交叉学科发展,强调以科研促教学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逐步凝练形成了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

下设二级学科:

(1)基础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学科下设代数学、模糊数学和几何学三个研究方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7人。近5年来,本学科团队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研经费总额150多万元。公开发表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

研究方向一: 代数学 本方向主要进行有限群理论, 代数表示论和李代数三个方面的研究。其中有限群理论重点用数量来刻画有限单群,以及研究著名的Thompson问题; 代数表示论侧重胞腔代数的整体结构和表示理论,同调性质和AR-理论, 倾斜理论, 构造方法、(半)群代数中的胞腔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李代数重点研究Kac-Moody代数、高维仿射李代数、顶点算子代数的结构理论、表示理论及其应用问题。

研究方向二: 模糊数学 本方向研究代数结构上的不确定性理论,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刻画模糊逻辑代数、模糊代数和模糊超代数的结构理论;研究代数的软集及其决策等领域中的应用;融合模糊集,软集和粗糙集模型,研究其在代数结构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三: 几何学 本方向研究几何结构和几何不变量,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等周问题,包含仿射等周不等式、Busemann-Petty问题、Petty投影猜想及Mahler猜想;Brunn-Minkowski理论,主要研究混合体积、仿射表面积及其在赋值理论中的应用;Minkowski问题,特别是Monge-Ampere方程的研究,寻求Minkowski问题的存在性,唯一性及光滑性。

(2)应用数学(070104)

应用数学学科下设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和现代数学物理二个研究方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8人。近5年来,本学科团队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研经费总额270多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研究方向一: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 本方向主要进行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脉冲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侧重以生物、化学和物理等为背景,结合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开展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控制问题的研究,集中讨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系统的能控性与最优控制。

研究方向二: 现代数学物理 本方向是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相交叉的研究领域。主要对粒子物理、黑洞天体物理、统计物理和相对论非线性动力学等诸多相互交叉研究领域中一些基本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黑洞的量子效应、引力系统的非线性行为等问题。

(3)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下设智能优化与控制和信号检测与分析两个研究方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7人。近5年来,本学科团队共承担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经费总额达240多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研究方向一:智能优化与控制 本方向重点研究复杂网络系统、网络通信与控制、图像分割与识别,电力系统调度与自动控制等领域中的理论和前沿问题、以及智能优化算法在系统状态检测、通信控制、故障诊断等领域的优化问题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二:信号检测与分析 本方向目前有两个主要研究领域:一是利用数字方法对信号进行分析、变换、滤波、检测、调制、解调以及快速算法,实现微弱信号的有效提取及分析;二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集中研究图像识别、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图像修补和提取特征以及图像工程技术等问题。

(4)信息安全(0701Z1)

信息安全学科下设密码理论与技术和数据库安全与优化两个研究方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近5年来,本学科团队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创新团队项目1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研究方向一: 密码理论与技术 密码理论与技术方向主要探究密码理论、密码算法、密码技术以及密码应用等科学技术问题,以计算复杂性、信息论为理论基础,基于随机理论与概率统计、数学难题等原理,实现信息隐藏和鉴别。

研究方向二: 数据库安全与优化 数据库安全与优化以控制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研究整体防护机制和功能,制定安全策略,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以满足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可信、强健的安全运行需要。主要涉及安全漏洞挖掘、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审计追踪、灾难备份和恢复、预警和应急响应等。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学科简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该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及应用化学三个二级学科点,其中应用化学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本学科依托武陵地区特有的动植物及矿产资源,并紧跟国际研发前沿,在材料化学与工程、电化学工程、聚合物合成与改性工艺、精细化学品、天然产物化工及环境化工等领域形成了多个稳定而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4%,高级职称教师占72%。其中:教授17人,硕士生导师23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2人。

近五年来,本学科团队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年均研究经费200多万元。在 Chemistry of Materials、Nanotechnology、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100多篇被SCI、EI收录。出版专著(教材)6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本学科点科研实验室现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00多台(件),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值2000余万元。拥有美国Agilent 6890N/5975i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XRD-70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LRS-5型激光拉曼光谱仪、德国DSC404F3型差示扫描量热计、美国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瑞士AUTOLAB PGST AT302N型电化学工作站+FAR模块、美国AVATAR370智能型红外光谱仪、美国6890N气相色谱仪、美国LS55型荧光/磷光/发光分光光度计、AFS-83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美国Q20型低温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Nicolt iS5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日本RF-5301PC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美国Quantachrome Autosorb-iQ型全自动比表面及孔径测定仪、美国Agilent5977A型质谱仪、美国EA2400 II型有机元素分析仪、美国DMA8000型动态热机械分析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超临界萃取装置等教学科研设备,完全能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下设二级学科:

(1)应用化学(081704)

应用化学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下设的三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及器件等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技术的一门技术科学。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融化学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本学科以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等专业为依托,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化学及生物识别与检测技术

研究方向二: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

研究方向三:材料化学及应用

(2)化学工艺(081702)

化学工艺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根据化学、物理和其它学科的成就来综合研究、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安全的化工生产工艺的一门科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学科点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为依托,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与性能研究

研究方向二: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半合成工艺

研究方向三:绿色化学工艺与催化技术

(3)生物化工(081703)

生物化工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并重,综合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工程技术理论,通过工程研究、过程设计、操作的优化与控制,实现生物过程的目标产物,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学科也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本学科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为依托,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生化分离及制药工程技术

研究方向二:生物活性物质的纯化与结构修饰

研究方向三:功能食品开发及食品品质分析

林学(0907)一级学科

学科简介:林学一级学科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办学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具有独特资源与区位优势,教学科研实力最强的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十二五”重点投资建设学科、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生物资源优势特色学科群的主干学科。本学科自1998年相继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二级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独立招生,同年被确定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湖北省重点学科,并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被确定为湖北省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第四批)和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优势学科,2010年林学一级学科取得硕士学士授予权,并面向全国独立招生。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47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18人,具有博士学位34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等特聘教授4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4人,湖北省楚天学者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

本学科现有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5个(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基地1个,湖北省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特色生物资源研发利用推广中心1个),有环境保护、植物学、普通生物学、生理生化、林木遗传育种、测量与规划设计、土壤学、农产品加工、植物栽培学、组织培养等10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及示范中心面积4200 m2,仪器设备总值4500余万元;有面积2500m2的全智能联栋温室大棚1个。

本学科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863计划专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获省部级奖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鉴定成果21项。

本学科设置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等3个目录内二级学科和1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林特产品开发与利用学科,归属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管理)。

下设二级学科:

(1)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野生动植物是相对于人类已经普遍种植或驯化饲养的动植物种类以外的动植物物种。野生动植物多数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并且相当一部分野生动植物已经处于不同级别的濒危状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发掘、整理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其濒危机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估其未来濒危因子并研究有效的物种保护策略和人工繁殖(育)技术;研究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社会经济价值,尤其是食用和药用价值,开发新型食品或药食兼用食品,研究其化学成分,发掘潜在的优良基因资源,开发高端保健食品或新型药品,为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提供良好的原始资源;该学科是珍稀物种保护、物种资源发掘整理和特殊物种的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源泉。通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与利用技术、特色植物生物工程与应用技术方面已形成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以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进行调控、管理,探索生态系统的自然制衡及其自组织机制,研究主要用材树种和经济林树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在武陵地区野生资源本底调查基础上,对已知濒危物种进行监测、评估和预测;对未知物种进行鉴定分类,从系统进化和分类学的角度研究其濒危机制并提出科学的保育策略。

研究方向二:特色植物生物工程与应用技术 利用野生植物进行重要抗性和经济性状基因克隆及树木遗传改良;植物离体再生原理与技术研究;森林植物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细胞工程利用及调控机理研究;对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进行繁育和可持续利用研究,如薇菜、莼菜、绞股蓝、藤茶、蕨菜等;对森林植物特别是民族药用植物在药用价值和药食兼用保健价值等方面进行应用开发研究。生物硒资源研究,在对恩施硒资源进行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中草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富硒农产品标准及生产规范、富硒综合肥料的开发等;树木产业化微繁技术研究,对珍稀濒危物种结合传统育种技术、有性和无性繁殖技术及森林培育技术等,建立树木优良品种和无性系的产业化快繁技术体系。

(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我国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门以生态学与美学为基础,以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为宗旨,以城市、风景区、森林公园中栽培应用的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花卉现代化栽培、生产、繁育及其室内外应用、装饰为主要内容,研究其种质资源、生态习性、地理分布、栽培繁育、环境保护、遗传育种、花卉营销及园林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学科,是我国园林专业、观赏园艺专业和森林旅游专业的主要支撑学科之一。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园林植物在城市及风景区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因此,该学科在我国的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该学科是当前快速发展的学科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园林植物生理生化方面已形成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园林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收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以及种质利用。主要对各种园林植物如牡丹、菊花等种质资源进行长期、全面、系统征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类和保存研究,并对这些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经济性状、抗病性、品质、遗传特性等进行科学的观察鉴定和总结,筛选评价出一些优异种质在生产和育种、科研上利用。

研究方向二:园林植物生理生化 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园林植物的繁殖、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其花期调控,特别是园林植物开花生理、采后生理和逆境生理。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生长因子对园林植物个体及小群体各生育期的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生物量、花芽发育、开花的影响,以及环境胁迫下植物各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响应;在栽培条件下利用环境因子调控及化学调控来控制重要观赏植物的花期;鲜切花采后体内水分、糖类、蛋白质、核酸、有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植物激素对切花品质的影响,以及重要观赏植物鲜切花的保鲜液配方、保鲜技术与保鲜机理。

(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指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综合科学技术。其实质就是维护与提高水土资源的生产力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控制易流失的水土,包括自然因素、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多学科和高科技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与增强土地的生产力,并建设和协调生态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森林经营管理与林业经济管理方面已形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该研究方向通过“3S”技术手段,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融合,建立空间数学模型,对水土流失进行四维空间表达,以分析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状况,提供不同范围、不同深度的水土流失状况及相关的信息;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核心,结合土地调查,监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获取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情况,建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研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和动态机制;分析土地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开展土地可持续利用障碍诊断,流域治理、区域土地开发与综合整治及土地规划。

研究方向二: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 该研究方向在微观层面上,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在中观层面上,研究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特征、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响应机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在宏观层面上研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流域生态环境规划及流域管理。根据生态学基本理论开展数量生态学研究,建立由常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脉冲微分方程等构建数学模型,利用动力系统和数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系统的全体持久生存性、部分绝灭性、全体绝灭性、正解和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及稳定性。

研究方向三:森林经营管理与林业经济政策 本方向应用现代经济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政策分析工具,系统地研究林业经济运行规律和林业建设中的经济和政策问题。本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林业经营管理制度、林业产权制度、森林资源核算、林产品市场、林业投资与信贷、林业税收制度、林业政策、林业法律制度、林业宏观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等,为我国林业管理部门和各类林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4)林特食品加工与开发(0907Z1)

本学科是以林特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资源的化学成分及其理化特性,分析其可利用性;利用现代化学分析技术、食品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学工程技术,加工多种特色食品、改良林特资源、开发食品添加剂及生物活性产品。本学科已形成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林特食品加工 本方向利用丰富的林特食品资源,运用现代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少数民族传统的特色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品质形成机理、现代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林特食品,如特色粮油、果蔬、饮料制品等,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研究方向二:林特资源的食品功能研究 本方向利用特色林特资源,采用现代分离、微囊化、超微细化、乳化、分子改性等现代工程技术,对林特资源进行深度研发,如将特殊化学成分开发为林特食品添加剂如增稠剂、稳定剂、着色剂、甜味剂、以及食品生物活性成分等。

研究方向三:林特食品生物技术 本方向采用基因克隆、细胞融合及其它育种新技术选育、改良林特资源;应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转化技术提高林特食品添加剂和新型功能性活性成分的生产效率。

研究方向四:林特食品化学与天然产物开发 本方向以林特资源为材料,提取、分离、纯化各功能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类黄酮、皂苷化合物等,利用现代化学分析手段和生物活性研究方法,研究活性物质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生理功能及其构效关系。

中医学(1005)一级学科

学科简介:本学科拥有一支稳定、务实的学科团队,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30人;兼职博导2人,硕导25人;博士20人,硕士4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1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湖北省第三梯队人才1人。2006年获得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拥有基础医学、生物基础实验2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和医学虚拟仿真省级实验教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和中医肝病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和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药分析和中药资源与药理2个国家中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实验室面积8000㎡,仪器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

本学科依托本地丰富的药材资源,医药并举,将传统中医学研究与土家民族医学研究相结合,利用现代医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方法,在中医防治老年病、痹证、肝病、骨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固本健脑液对AD模型的作用及Caveolin-1、P-tau影响的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7项,主持并参与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通过对民间流传医药文献的收集整理,先后出版了《中国土家族医药学》、《土家族医药学概论》、《土家药物志》等专著;《固本健脑液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常用土家族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应用》、《常用民族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蜘蛛香野转家种的技术研究》等研究成果均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复方竹节参胶囊三类新药的基础研究》荣获2013年湖北省恩施州科技进步一等奖;《鄂产人参属植物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利用》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地茶咳喘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发了清江风湿液、接骨膏、复方竹节参片等临床制剂和猕猴桃饮料、七叶参袋泡茶等用于老年人养生保健的新产品。

下设二级学科

(1)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梯队合理、教学成果丰富、基础研究与生命科学前沿密切关联、应用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2007年起与湖北中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9人,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本学科承担有 “固本健脑液对AD模型的作用及Caveolin-1、P-tau影响的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民委、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共计30余项。近几年来,该学科点人员共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获省部级科研奖8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2700余万元。本学科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延缓衰老及防治老年病的应用研究 本方向着重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与衰老的关系,侧重阐释衰老的发生机理,探讨中医学延缓衰老的特点、方法及药物,在挖掘、整理、研究过程中,将传统中医学、现代生物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突出“产、学、研”一体化,把中医学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药物和食物与现代生产工艺结合起来,临床治疗、保健、科研、产业开发并举,造福老年病患者。

研究方向二:中医治则治法研究 本方向重在治则治法机制的深入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疾病的产生、发展机理和治疗规律。从理论上研究重要的治则治法,验证其科学性和机制,为指导临床实践服务。通过治则治法机制的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以期实现在中医证的客观化、现代化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2)中医内科学(100506)

本学科现有风湿、肝病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梯队合理、实验设备先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本学科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 7人,硕士学位者9人。在科研方面坚持以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性研究为主、注重成果的转化的原则,目前承担有“硬化症患体内C3f/DRC3f对其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民委项目共计10余项。近5年来完成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0余项,在研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9项。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本学科现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中医药防治痹证的研究 本方向结合痹证的现代研究新技术和手段,重点研究痹证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用药,挖掘民间经验方,观察、总结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研制开发新的药物制剂。

研究方向二:中医药防治乙型肝炎及脂肪肝的研究 本方向重在对慢性肝炎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重视脂肪肝的研究。

研究方向三:中医药防治内分泌失调的研究 本方向重在对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方向四: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研究 本方向结合脑病的现代研究技术和手段,对脑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并运用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

(3)中医骨伤科学(100508)

本学科利用地方医药资源,在治疗骨折、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关节疾病等方面,体现出显著的优势和特色。探索出了适用性强、易于为患者接受的诊治方案,开发出复方竹节参片、强骨康疏胶囊等中药制剂,已应用10余年,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副主任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具有硕士学位者7人,梯队构成合理,衔接良好。本学科目前承担有“土家族药接骨膏对骨折愈合过程中BMP、VEGF表达调控的机理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民委、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10余项。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复方竹节参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研究”等省部级课题7项,获省地级奖项5项,主编参编著作6部。本学科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中医对筋伤骨伤的内外并治研究 重视传统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外药物并治的应用研究,对骨折进行早中晚三期分期辨证施治,并结合现代康复方法对运动性损伤的治疗进行研究。

研究方向二: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病研究 提出“肝肾不足、痰瘀阻络、筋骨失和”为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病的基本病机,治疗着眼于局部中药熏蒸、熏洗和针灸按摩等外治法,同时注重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化瘀通络的内服药物应用,探讨和完善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病的诊疗体系。

(4)中医妇科学(100509)

本学科人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在医、教、研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本学科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 7人、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具有硕士学位者7人。有恩施州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2人,恩施州“降消”项目技术领导小组、围产期保健技术领导小组、妇女健康行动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各1人,湖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2人。先后主持了“妊高征患者体内硒含量的测定及意义”、“恩施土家族生活习性与宫颈癌发病相关性研究”、“子宫内膜厚度、β-HCG和孕酮检测对异位妊娠与早早孕诊断价值的探讨”等课题研究。本学科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研究 采用温通法为主治疗炎性不孕,进行不孕症的辨证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不孕症研究等。

研究方向二: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研究 注重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的理论特色,探讨妇女月经及其周期性特点,运用中医理论对常见月经病进行辨证论治。

(5)民族医学(100513)

本学科立足于民族医药的基础理论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运用现代医药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在长期研究积淀基础上,我校2003年率先开展土家医药学高等教育,并作为重点优势、特色学科加以建设和发展。我校是土家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从事研究的队伍涉及多个学科,实力较强。下属有专门研究机构“土家医药研究中心”。本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副主任医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6人,梯队构成合理,学缘关系好。该学科目前承担有 “基于miRNA-146a和TLR/NF-κB信号通路探讨土家族药三百棒抑制RA滑膜增殖的作用机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民委、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计10余项。近三年来主持并参与“土家医赶油火疗法治疗风气病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等科研项目5项,编辑出版了《中国土家族医药学》等著作7部,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被鉴定为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3项,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本学科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土家族医学基础理论与文献研究 本方向重在对散落在民间的土家族医药文献进行搜集、整理、补注,以“三元学说”、“毒伤理论”、“瘟气学说”等为重点,提炼、规范和完善土家族医学理论体系。

研究方向二:常见病症防治研究 采用土家医 “刀、针、水、火、药”五术一体的特色疗法,对风湿疾病、腰腿痛、肩周炎等常见、多发疾病进行研究。

研究方向三:常用土家族药的制剂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土家医药理论为指导,从单方、验方入手,结合现代研究技术,开展江边一碗水、板党、冷水七、窑归等药物的制剂开发及相关基础研究。

文艺学二级学科(050101)

学科简介: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艺学学科是国家民委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现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基地,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民族学院报》、湖北民族学院电视台两个实践平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湖北省批准为 “楚天学者计划”、“彩虹学者”设岗学科,现有“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名,“彩虹学者岗位”1名。文学与传媒学院有省政府学位办、省教育厅批准的“研究生工作站”,省级研究平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陵民族文化传播中心《武陵学术》研究平台,校级研究平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韦君宜研究所、民族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本学科自1996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博士及在读博士40多人,硕士10人。近三年来共承担国家、省和学校课题6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获各级各类奖项6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已成为湖北民族学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逐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方向。本学科主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需要和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文科人才,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文艺理论知识,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在各级事业、企业单位从事研究工作、文化宣传与教育工作,或从事文化产业创意、策划与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现已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与文论、文艺与传媒、文学人类学、语言文化与比较诗学、少数民族文艺学等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中国文化与文论 中国文化与文论方向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对中国文化与文论发展过程进行历史考察,关注其在中外汇通的文化场域中所发生的演变与延伸的法则,找出蕴含其中的矛盾及其转化的规律,并对之进行历史的描述、阐释和理论的总结,拓展中国文化与文论的研究,发现中国文化与文论的民族特质、世界意义与当代价值。本研究方向特别重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具备理论创新的能力。

研究方向二:文艺与传媒 文艺与传媒方向是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深度融合的结果,本方向的设立顺应了现代科学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当今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本方向着力于文艺与传媒理论前沿和文艺传播实践热点的综合性、交叉性研究,以“全媒体”为研究视野,以文艺与传媒之间的交互作用为研究框架,以“大文化”为研究领域,深入探讨现代传媒对文学生产、接受与消费的双重影响。

研究方向三:文学人类学 本研究方向在民族民间文学思想史、神话学及文化符号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上特色鲜明。民族民间文学思想史的研究,着重探讨中国历代民族民间文学思想的演进规律及典型个案的多元文化内涵。神话学及文化符号学的研究,致力于挖掘中西方神话的原型符号意义和在当代文艺创作与文化产业化发展中的多重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重点探索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与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规律,并搭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学社”“京昆研习社”等传承平台。

研究方向四:语言文化与比较诗学 语言文化与比较诗学为文艺学硕士点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研究:一是以中外文学名著中的语言现象或语言理论为研究对象,探索文学艺术的语言运用规律和审美效果,揭示其深层次文化内涵;二是运用跨学科视角,采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爬梳中西诗学的传统、现状和新趋势,发掘中西诗学之间的共通性和殊异性,力图建构中国诗学学术话语体系,促进中西诗学交流与融合。

研究方向五:少数民族文艺学 少数民族文艺学方向作为文艺学硕士点的优势特色专业,具备地缘便利与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少数民族文艺包括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和少数民族作家文艺,是文艺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方向重点研究鄂渝湘黔边区各民族文艺现象中所隐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力图通过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地域特色的检视,发现少数民族文艺所蕴含的民族文化魅力,理解少数民族文艺在地域文化建设乃至于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民族文艺学学理的阐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证支撑。

专业学位学科介绍

新闻与传播(0552)学科简介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将突出应用性、技术性、行业性特点。培养目标为:立足武陵山区,辐射全国民族地区,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熟悉民族政策,热爱民族文化,熟练掌握新闻与传播技能和方法的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传媒人才。主要面向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部门、新闻出版机构、文化创意与企业策划,培养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新闻传播、文化出版、创意策划、舆情研判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强、人员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新闻与传媒专业教学科研团队。新闻传播学被批准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13人。还聘请了省内外媒体与相关行业的资深记者、编辑、导演、高层管理者共11人,作为我校双师型导师。近五年来,本学科团队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多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数十项。近年来,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地厅级奖励10多项,出版专著5部、译著2部、教材5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显示出本学科点教师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科研水平。

本学科注重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目前拥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还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有稳定的协作关系。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150多万册,期刊1600种,电子文献数据库20余种。协同创新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民族文艺创作与传播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省级)、省级实践实训基地、恩施州传媒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省级),与恩施日报传媒集团共建的全媒体混合工作室以及我校现有的电视编辑、平面媒体编辑、新闻摄影、新闻演播厅、虚拟演播厅等12个实验室,可充分满足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需要。本学科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新闻传播实务方向 紧跟传媒业发展前沿,抓住媒介融合时代大众传媒的本质,对现代传播各环节的变革进行深入研究,为大众传媒的信息建构与传播,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媒的经营管理、民族文化传承等提供创新性策略和构思,以满足湖北民族地区新闻传媒业发展需要。

研究方向二:编辑出版实务方向 依托我院多学科交叉背景,在兼顾传统出版业的基础上,瞄准数字出版前沿,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注民族地区出版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理论及应用研究。从实践方面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打造武陵山试验区民族文化精品,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

临床医学(1051)学科简介

学科简介:本学科由医学院和三家临床医学院组成,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三家临床医院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均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共有4800余张病床,2个硕士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级重点专科,80个地区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本学科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由医学院和三家临床医院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18%。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医学领军人财培养对象1人。

本学科拥有基础医学、生物基础实验2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和医学虚拟仿真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3个省级重点专科,“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和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主持“补体C3片段C3f和去精氨酸C3f(DRC3f)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靶分子及对系统性硬化症血管病变的影响”、“ 新生小鼠OIR的miRNA表达谱及其靶基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固本健脑液对AD模型的作用及Caveolin-1、P-tau影响的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余项,主持并参与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主编、参编学术著作、教材100余部,获得多次省级、地厅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如《地茶咳喘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复方竹节参胶囊三类新药的基础研究》荣获2013年湖北省恩施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根据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区域疾病谱分布、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本学科下设4个研究领域,分别为:

105101内科学 105109外科学 105110妇产科学 105102儿科学

中医(1057)学科简介

目前我校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由医学院及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承担培养任务,两家医院共有3300张病床,2个硕士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7个省级重点专科,63个地区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导师具有博士学位者有40%。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是中医下设的一个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的诊断、治疗的临床问题,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索应用中医药治疗各科疾病的机制与方法的问题。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肿瘤医学、风湿病学、骨伤科学等。

本学科优势和特色:

(1)拥有一大批高水平中西医结合专家作为学术带头人,组成了一支学术层次高、临床诊疗技术精湛、临床带教能力强、知识结构和年龄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

(2)以国家重大课题作为支撑,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作为学科发展的保障;

(3)中西医结合在内、外、妇、儿、肿瘤、骨伤、风湿病等研究领域具有临床优势。

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依靠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技术与方法,继承中医药的优势,逐步建立起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技术和操作规范,为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条件,成为医学科学专业研究领域较为活跃的学科,尤其在疑难病及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气工程(085207)学科简介

本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电机控制、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及应用等宽广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学科下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控制三个研究方向。必修课程包括高等工程数学、现代电路理论、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现代控制理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教学与实验环境良好,现有专任教师 32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达96.9%,华中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3名,是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主干课程的教学全部由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承担。

本学科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加快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依托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和武陵山试验区丰富的水力资源、风力资源和太阳能,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先后获得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为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保障。

研究方向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本方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等。瞄准电力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开展了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重视研究基地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新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系统信息及自动化、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安全、微网、智能电网等。

研究方向二: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本方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有电力电子装置、系统及应用,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新型电力电子电路及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发电技术信息化等。

研究方向三: 电机与控制 本方向的特色研究方向有电磁分析与设计、电机运行控制和微特电机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如高品质电气驱动与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等,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相关话题/学科 民族 资源 技术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