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研究生导师简介-赵又群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19-05-27

导师姓名:赵又群
性别:男
人气指数:291

所属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所属院系:能源与动力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博导
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


通讯方式 :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yqzhao@nuaa.edu.cn


科研工作 :
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
【1】在AIAA,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Computers Structure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Vehicle System Dynamics,Proc IMechE Part D: J Automobile Engineering,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IP Advances,J Braz. Soc. Mech. Sci. Eng.,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Sci China Tech Sci,汽车工程、汽车技术、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吉林大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航空学报、宇航学报、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以及FISITA、IEEE VPPC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150篇SCI、EI或ISTP收录。
【2】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汽车工程概论》1部,自编研究生课程讲义《汽车系统动力学》1部。

科研成果获奖及专利:
【1】国家重大项目6项、国家一般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近20项,主要包括:
(1)某领域“探索一代”重大项目1项 (编号NHA13002),
(2)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编号**),
(3)国家95攀登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编号PD**),
(4)国家863重大项目子课题3项(编号2008AA11A140、2011AA11A210、2011AA11A220),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4项、青年1项,
(6)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1项,
(7)总装预研项目6项,
(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
(9)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1项,
(10)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课题1项,
(11)中国博士后基金6项,
(12)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项,
(13)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6项(其中A类1项)。
【2】获校科技进步1等奖1项(人—车闭环系统主动安全性的客观评价与优化设计,首位)、省教育厅科技进步3等奖1项(人—车闭环系统主动安全性的客观评价与优化设计,首位)。
【3】授权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申请国防专利2件、国家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近年来,主持某领域“探索一代”重大项目(NHA13002)、国家“863”重大项目子课题(2011AA11A210、2011AA11A220)、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军口与民用、纵向与横向研究经费1000多万元。
研究方向简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又群教授所创建的车辆结构力学与控制科研创新团队,以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和车辆工程江苏省优势学科平台为依托,主要开展车辆结构力学与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车辆底盘控制与主动安全、新型动力与电动汽车、(装甲)车辆行走(驶)系统以及车辆及其零部件测试技术与装备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1】车辆结构力学与NVH研究方向简介
★★1994年以来,开展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A类项目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2005年招收全脱产博士后1名(吴杰,吉林大学博士),2016年招收1名博士后师资(包瑞新,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发表了70余篇学术论文,获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人—车闭环系统主动安全性的客观评价与优化设计,首位)、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人—车闭环系统主动安全性的客观评价与优化设计,首位),毕业24名硕士、9名博士、出站1名博士后,具有一定的研究技术积累。
★★该方向可以承接汽车及其零部件动力学、运动学分析项目,有限元、边界元结构强度、模态及疲劳可靠性分析项目,汽车结构力学与NVH测试项目,计算流体力学分析项目等,例如:汽车子系统建模及优化、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虚拟样车试验及分析优化、汽车侧翻稳定性及防侧翻控制、整车白车身刚度灵敏度分析、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关键零部件结构强度、模态及疲劳寿命分析、发动机悬置匹配与优化、汽车及其车架有限元分析、汽车及其零部件振动测试、弹性元件建模及分析、整车外流场分析、汽车空调匹配、通风散热、发动机冷却特性分析等。
【2】车辆底盘控制与主动安全研究方向简介
★★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某领域“探索一代”重大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等,自2004年开始进行“基于Matlab/Simulink和神经网络的四轮转向车辆控制”、“联合主动转向和横摆力矩控制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探索性技术研究;2005年开始高速水陆两栖车车轮收放与减租增速研究,2008年招收2名全脱产博士后研究人员(牛礼民、赵迎生,江苏大学博士),2009年、2011年各招收1名博士后师资(金智林、林?保?虾剑??016年招收1名博士后师资(曾庆喜,东南大学博士),与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重点开展了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研究、联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研究、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实验技术、汽车无人驾驶等的理论与试验技术研究;2008年以来重点开展新型机械弹性安全车轮研究;2011年与清华大学合作进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验平台技术开发。共发表了80余篇学术论文,毕业17名硕士、6名博士、出站4名博士后,具有一定的研究技术积累。
★★该方向可以承接智能汽车“人”-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设计与开发、人机共驾、车辆及其零部件防撞防翻防爆设计、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汽车多轴转向控制系统、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汽车ESP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研发。
【3】新型动力与电动汽车研究方向简介
★★自2008年以来,依托“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一汽解放牌电动汽车新型整车技术研发”,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奇瑞全新结构小型纯电动轿车设计与技术开发”和“一汽解放牌深度混合动力客车产业化技术攻关”等两个项目,以及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试验室开放课题“乘员在混合动力汽车电磁环境中的人身安全性模拟与评估”等;结合总装探索重大项目,目前还开展了悬链式机械弹性电动轮的研究,有望在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的中低速移动车辆的开发中获得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工程应用;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毕业6名硕士、1名博士,具有一定的研究技术积累。
★★该方向可以承接悬链式机械弹性电动轮、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设计与开发、电动汽车新型整车控制策略与匹配、纯电动汽车电池组能量与热管理、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电动汽车整车性能设计计算、前舱热分析、独立四轮驱动与四轮转向电动车辆设计开发、EMC、电动汽车结构强度与NVH等方面的合作研发。
【4】(履带/装甲)车辆行走(驶)系统研究方向简介
★★自2013年以来,依托某领域“探索一代”重大项目和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基金(理工类)项目,开展了机械弹性安全车轮理论与方法、刚度可调悬架与机械弹性车轮的性能匹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匹配机械弹性车轮和位移相关半主动悬架的1/4车平顺性分析、高速履带车辆机械弹性负重轮系_履带_地面耦合动态特性、履带车辆行驶速度与机械弹性负重轮动位移的关系、履带车辆转向工况机械弹性负重轮仿真、履带车辆机械弹性负重轮等研究;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毕业12名硕士、5名博士,具有一定的研究技术积累。
★★该方向可以承接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设计与开发、悬链式非充气车轮设计与开发、悬链式机械弹性电动轮设计与开发、悬链式机械弹性负重轮设计与开发、无悬架结构行驶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开发。
【5】车辆及其零部件测试技术与装备开发方向简介
★★自2008年以来,依托车辆结构力学与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车辆底盘控制与主动安全、新型动力与电动汽车、(装甲)车辆行走(驶)系统等方向的科研成果,先后装备或设计开发了LMS SCADAS和LMS Test.Lab数据采集系统、车轮或轮胎机械特性试验装置、车轮或轮胎综合特性试验台、车轮或轮胎硬件在环汽车动力学仿真试验台、机械弹性车轮骨架加工装备、汽车动力学测试与数据采集系统等。
★★该方向可以承接车辆整车动力学、车轮或轮胎力学、车辆及其零部件的结构力学与NVH测试的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


相关话题/车辆 汽车 机械 控制 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