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5)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2015-07-04


唐朝:公元617——907年,历时290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杀,隋亡。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唐朝亡,五代时期开始。
(二)逐渐建立成熟的政治制度
第一,建立了郡县制和官僚制度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秦朝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各级官员成为职业官僚。此后,汉袭秦制,但是,增加了部分诸侯,郡国并行,以郡为主;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体制;唐朝改为道、州、县三级体制。
第二,在官僚制的基础上,职官设置日趋完备。秦汉中央政府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东汉为司徒)为最高行政长官,太尉(东汉为司马),为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东汉为司空),掌管监察事务;九卿各管其事。基本形成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置的权力体制。魏晋南北朝时期,臣相之职实际上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管拟议诏令、审议查核和具体执行,形成了“三权分设”的体制。三省长官,并称臣相。
第三,逐渐形成了官员选拔制度。西汉实行察举、征辟选任制;西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
(三)门阀士族势力兴衰
从东汉到魏晋,统治集团中逐渐形成带有贵族色彩的门阀氏族阶层,其影响一直从南北朝到唐代。门阀氏族的鼎盛期在东晋。
二、社会经济状况
(一)经济的曲折发展和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西汉农业达到中国古代的第一个高峰,隋唐时期走出汉末魏晋的低谷又进入一个高峰,西汉手工业也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官营手工业上
南北朝时期,南方商业活动远盛于北方,秦汉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从北方向南方发展,为后来南方取代北方成为全国的 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成为经济地位消长的关键事件。
(二)赋税制度的调整和转变
汉承秦制,赋税主要有两项:即按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实行户调制,只是轻重、依据不一。
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以“庸”代“役”。
唐中叶开始实行“两税法”,使延续了千年的税人税丁赋税体系告一段落,转换为税地税产的赋税体系。从此,赋税的基础是田产不问丁口,推动了土地私有化,人身依附关系松动。
三、空前的古代民族大融和
自东汉始,少数民族纷纷迁入中原,北朝十六国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动荡的时期,但是实现了各民族的交错杂居,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第六章  秦汉隋唐著名帝王的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形态是君主政治,或帝王政治,与其相应的政治文化可以概括为王权主义。
秦汉隋唐时期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帝王政治的发展和成熟期,帝王的政治思想不同于思想家们的政治思想,具有功利性、驳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首先,帝王关注的是切实的治国策略,其次,他们的权力具有至上性。
秦始皇的政治思想中有不少是阴阳家的成分,自己成了战国邹衍 的“五德终始说”;他所设的博士官中有大量儒生;他的思想中亦有道家的成分。总之,他博采众长,典型地体现了帝王政治思想的实用主义特色。
汉武帝,确立了儒家学说在政治上的独尊地位,也以统治之需博采众长。
唐太宗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杂以道、法。
第一节  秦始皇
一、秦始皇生平
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领袖。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皇帝这个名称,在中国,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时间内,共产生了230位皇帝。
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中国最末一个皇帝是宣统帝。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帝,在位62年。中国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明朝的明光宗,在位仅1个月。
秦始皇,名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活了50岁。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22岁,举行了成年加冠典礼。提拔重用李斯,并确定了统一天下的决策。李斯与秦始皇的政治思想相近,主要特点是主张极端化的君主专制,崇尚文化专制和重刑主义。
二、政治思想
1.尊君
秉承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和实践者。
法治的特点之一是强化君主的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皇帝称号是帝王观念的确认,李斯认为群臣只是君主实现利与欲的工具,故要求君主实行政治独裁,使君主权威趋向绝对化。
为使江山永固,他把原六国富豪12万户,一律迁到首都咸阳附近,以便监督,控制。
2.中央集权思想
李斯使君权至上主义者,主张中央集权,是郡县制的最大倡导者。他策划制定了中央官制的地方郡县的政治体制,将秦始皇的集权思想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家结构上实行皇权之下的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在中国首次实行了郡县制。全国分设36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或亭,乡下设里。郡设郡守,县设县令,乡有三老,亭有亭长,里有里宰。
官僚机构上设置三公九卿的官僚制。中央国家机关,设立了三公九卿之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官僚体系,最高权力归皇帝所有。这是秦始皇的首创。

3.重刑主义的法治思想
尚武恃刑、轻罪重罚是先秦法家的主张之一,秦始皇秉承这一传统,力主严刑峻法。从及其严苛的秦律中可以看出来。
下令统一全国的法律制度。主要的是三大统一,即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是因为各诸侯国原来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现在全国统一,货币必须一致。统一度量衡,是把原来秦国使用的度量衡,硬性推行到全国。统一文字,原来各诸侯国使用的文字不统一,现在规定官方文字一律使用小篆。当然,民间流行的仍然是秦隶。这三大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融合和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是秦始皇对历史的一大贡献。
4.“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思想
两人继承了商鞅和韩非的思想文化专制主张,并付诸实践。
李斯认为,君主切实独揽大权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天下臣民思想的一体化,统一的中央集权必然要求统一的思想。并建议采用强制性手段,将全国的思想文化统一到法家思想上来,对先秦以来的百家之学实行全面禁绝。
秦始皇因此大搞焚书坑儒运动,与此同时,要求人们以吏为师,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文化的“一体化”。
第二节  汉武帝
一、汉武帝生平
汉武帝——刘彻 (前156-前87), 汉景帝之子,在位54年。
汉武帝曾接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采用法术、刑名加强统治。他曾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西汉与西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派遣唐蒙至夜郎,在西南先后建立七郡;派遣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由此建成版图辽阔的统一国家。
二、独尊儒术
汉武帝之前,汉王采用黄老道学为指导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70余年,国力大争,社会繁荣。同时一些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地方分封势力与皇权的冲突成为及其严重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领域思想的多元发展与几圈之间矛盾也日益冲突,表现在:一是知识分子的社会道路呈现多元倾向,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政治;二是在国家政治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汉武帝继位17岁,逐步重儒术,第一:起用儒生,其二:任用“俱好儒术”的窦婴为丞相,田   做太尉。他通过大量征用儒学之士,在政治上基本促成了崇儒的局面。
董仲舒解决了理论论证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汉武帝为封建国家找到了较之黄老之学更为适合的政治理论,
他看到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汉武帝的擢升,儒学终于有了官方身份,走向了与政权相结合的道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的专制政策,这一政策是由董仲舒提出的,被汉武帝采纳而施行。从此,儒学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并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三、杂霸政治术
学者坚持自己的学术主张,政治家则追求实用。因此,虽然汉武帝独尊儒术,但是同样注重吸收其他思想成分,兼采百家,杂用王霸。其政治思想的特点:
1.求变
他所说的变主要是指从实际政治要求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做灵活的调整。

2.求治之本
在求治之本思想指导下,汉武帝所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学说,加强了思想专制,通过削藩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和个人呢专制统治,他认为强化君权就是对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维护。
历史经验:统治需有思想,思想统一才能治理统一,集权统治需有保障集权的思想理论和制度规范。
3.德刑兼用
汉武帝汲取了汉代儒学的德主刑辅的思想,把德治教化和刑暴惩罚作为维护君权不可或缺的两手。内重刑暴,外饰德化。在宣传上重视教化,在实际上则更重视刑罚。
德治:以仁为本,以礼为范,以吏为表率。引导人民安分守己,服从统治。社会基层利用乡、县三老等地方官宣传教化,在中央政府形成仁义道德宣化中心。
刑治:重刑酷法。以刑罚督责吏民是武帝治国的特点之一。
4.任贤
任贤的诀窍在于知人善任。
一是扩大征选人才数额,使地方荐才制度化和经常化,运用行政手段广招人才,给予任贤以制度保障;二是放宽选贤标准。

第三节  唐太宗与贞观时期的统治集团
一、唐太宗生平
唐太宗,名叫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儒家之论,聚经国之才,同君臣之心。实现了政治修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贞观之治”。
其统治集团一是大都具有丰富的阅历和政治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二是集团君臣和谐,具有强韧的政治向心力。
二、贞观集团的基本政治主张
以儒家为主,同时吸收了道家和法家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的思想
几个方面分析隋亡:一是奢侈无度;二是杜绝言路;三是用人不贤,小人掌权。隋亡之鉴紧密相连的是居安思危的思想。并为仁政德治提供了认识前提。
2.儒家仁政、民本思想
尊儒学,置弘文馆,崇孔师,设孔庙,封孔圣。
①仁政思想
尊儒家的“仁义”为最高治国原则,行仁义治国政策。即与民休息、刑罚宽平、轻摇薄赋、少兴土木。
②民本思想,承袭儒家传统重民思想
民为本:“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为君之道,先存百姓。
民为用:君舟民水。
3.清静无为思想
德的新解:“无为而治,德之上也”。
治国策略:志尚清静,即少扰民,慎刑罚,尚节俭。


4.以法为治的思想
①立法论:法要公平,“圣君任法不任智,任公不任私”。
法要稳定,法令不可数变,变法要慎重。
法要宽简,“用法务在宽简”。
②守法论:帝王带头守法。
③执法论:严格以法为治,明正赏罚,不避亲疏贵贱,“一断于律”。
三、贞观集团的治国策略
1.求谏纳谏
①重谏观:“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②崇谏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③纳谏观:纳谏如流。“恐人不言,导之使谏”。尽管他有时也听不进过分直率的谏言,但他一般能克制自己。
2.重农
以农为本是李世民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推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法
3.轻摇薄赋
唐太宗十分注意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他说过:“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从“存百姓”出发,贞观之政务从“简静”。具体做法包括四个方面:“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相关话题/政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西方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具体内容包括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和组织形式,产生程序、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 国家结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成其为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即国家的整合形式,具体指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具体则表现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4
  • 【经典资料】肖秀荣考研政治辅导笔记(精华版)
    考研政治复习攻略(精华版) 【复习精髓】首要从宏观上把握风格和特点,然后知识点的细化复习。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视之,无论考研学习还是以后的学习,从好的思想境界来说不都这样嘛!!命题热点: 1.具有丰富知识含量和理论含量的,命制出来有区分度的2.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联系密切的3.纪念日有关的4.重大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2
  •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第一部分政治学原理(100分) 一、简答(4*10) 1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方式。 2美国总统制下两党制的特点。 3福利国家的含义及其特征。 4政治权利的含义及其内容。 二论述(2*30) 1论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不足,以及你的建议。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比较。 第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9
  •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20分) 1、政治参与2、政治冷漠3、4、 简答题: 1、联邦制的特点。(10分) 2、政治社会化的作用。(10分) 3、(10分) 论述题: 1、从利益的角度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25分) 2、比较中外利益集团的异同。(25分) 马克思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20):1.两党制2.司法权3.政治文化4.间接民主 简答:1.政治参与的特点(10) 2.联邦制的特点(10) 3.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10) 论述: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25) 2.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的相关性(25) 马克思主义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名师说:2016考研政治分数80+有多难?
      2016考研复习即将进入六月强化复习阶段,该阶段也是很多应届考生面临期末考试的时期,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调节好心理状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及考研复习。新东方在线整理2016考研前期备考阶段常见疑难问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1、家境不好,如果读研肯定要自己想办法筹学费,哪所学校费用低或者奖学金助 ...
    本站小编 新东方教育 2015-06-22
  • 考研政治复习总是浮于表面怎么办?
    考研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本身没有多少趣味性可言,且任务又艰巨,复习量又大,尤其是碰上政治这样形而上的学科,难免会心生枯燥厌倦之感。近来都 教授就听很多小伙伴反映政治复习总是浮在表面、深入不下去、看半天也不知道讲的到底什么意思2016考研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6-22
  • 2016考研政治:大纲公布前如何复习
      2016考研复习早已开 始,关于新大纲是否变化还言之过早,现阶段应该踏实地看看基本的考点。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变化,一些考点的增删,语言表述的调整等等都会出现。有些考生非要 等到大纲出来后再开始学习,这大可不必。出来之前应该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根据新大纲的调整再整理一下即可。一般来说,到时候网上或者其他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
  • 2016考研政治考点解析之现象和本质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我们在考研政治中讲到了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下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吴迪老师为大家梳理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
  • 名师精讲考研政治 否定之否定规律so easy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中的第三个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即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今天,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吴迪老师就为大家梳理这一规律的知识。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 结果。第二,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