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考研问答50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6-05

中国近代史50题
1.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
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
⑵.因为:
  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③.但是,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一是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步形成;
⑶.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至于“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只是客观后果,而且中国是付出惨重代价的。
2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向列强开放了10多处通商口岸。针对这种现象,一种观点认为:大量的口岸开放,对中国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主要的,但也有积极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也有消极影响。请按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消极方面:
⑴.通商口岸的开放,是中国战败的产物,反映列强的侵略要求;
⑵.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鸦片,使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
⑶.列强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成为列强侵华的据点;
⑷.口岸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据点,中国原料被掠夺出口,大批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破产;
   积极方面:
⑴.通商口岸是中国与世界发展潮流的结合点,便利西方思想文化科技的进入,从而有利于中国了解世界;
⑵.外商在通商口岸开办企业、进行早期资本输出等,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也诱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便利了中国学习外国长处和引进技术;
⑷.对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产生了影响
3《资政新篇》当时是否具有实现的社会基础?
不具备。因为:
  ⑴.当时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条件: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领导者洪秀全是农民阶级,他要建立的制度最终还是封建制度,在洪秀全领导下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当时封建势力强大,决不允许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是要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决不允许中国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⑵.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当时的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自然经济刚刚开始解体,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⑶.不具备阶级基础:当时中国还没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
  ⑷.虽然社会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但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社会潮流;
4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内容方面有何异同,实践结果有何不同,导致各自结果不同的原因何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何联系与区别?
⑴.经济内容方面的异同:
  ①.前者主张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圣库制度,着重点放在土地制度的变革及生活资料的分配制度上;后者则主张学习西方经济制度,发展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着重点放在工商业的发展上;
  ②.两者都立足于否定旧的封建剥削制度,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要求;
⑵.实践结果:
  前者平分土地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后者得到洪秀全的个人赏识,但最终无法实行;
  原因:
  前者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背离农民小生产者的本性,落后于时代潮流,加上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因而无法成功;后者虽然合乎历史发展潮流,有进步意识,但不能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因而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从而也无法实施;
(3).联系:
①.后者继承了前者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前者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
②.两者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
(4).区别:
①.产生背景不同:分别在盛衰两个不同时期;
②.经济主张不同:前者在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空想;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相违背的;后者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③.群众基础不同:前者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后者与农民的要求不相符合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④.作用不同:前者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后者未能付诸实施;
⑤.反映的愿望不同:前者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后者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5 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别分析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⑴.清政府:
  面对侵略一方面由抵抗到妥协求和,另一方面顽固守旧,拒绝进行任何改革;
  原因:是由满清贵族顽固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其当时的腐朽性也决定了其态度;
⑵.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开始抛弃夜郎自大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并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
   原因:是由鸦片战争使民族矛盾激化所造成的,也是其爱国立场决定的;
⑶.洪秀全、洪仁玕等农民阶级领袖:
  洪秀全引进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会发动革命,并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改造社会;其思想转变与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影响有关,也是由其小农的地位与立场决定的;
  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新方案,主张学习并发展资本主义,但对西方认识较浅;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影响的结果,也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有关。
⑷.地主阶级洋务派: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原因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看到外国先进技术;
6.概括归纳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⑴ 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由对抗走向勾结:《北京条约》签订和辛酉政变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⑵ 清政府调整政策:设立总理衙门、开展洋务运动;
   ⑶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加剧:控制总理衙门、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干涉中国内政,使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⑷ 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产生: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
   ⑸ 救国救民的探索活动仍在继续: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⑹.教育发生变化: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组织留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一些改革,中国近代教育开始。
7.19世纪6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加剧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有哪些因素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有抵制作用?为什么这些因素最终未能抵挡住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⑴ 原因:
 ①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 清政府腐败,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③ 西方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⑵ 抵制作用的因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⑶ 未能抵挡原因:
 ① 自然经济是落后的经济形态,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面前逐步走向解体;
 ② 洋务运动不触动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③ 民族资本主义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的一面;
 ④ 人民的斗争在当时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不能取得胜利。
8.鸦片战争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何种地位?鸦片战争后的30年内,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你怎样评价中国社会的这种剧烈变化?
⑴.地位:
  欧美各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扩展;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从社会制度到生产力发展都处于落后状态;
⑵.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加深。
  ①.政治上:西方列强不断扩大侵华,中国领土、主权遭破坏;总理衙门设立,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革命;
  ②.经济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日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新的经济、阶级因素出现;
  ③.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西学东渐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呈现新旧过渡的特点。
⑶.评价: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是中国历史的沉沦;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同时,中国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学东渐,这是中国历史的进步,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不能看成是历史的倒退。
9.中国近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其中有哪几种并存的主要经济形式?试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并存的原因,并概要指出对中国政治所产生的影响。
⑴.特点:封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⑵.并存的经济形式: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⑶.并存原因:
①.列强通过战争,夺取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通过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列强把中国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不触动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②.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加上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⑷.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①.使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日益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先后兴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10.试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时代特点,面对当时的社会危机,各种社会力量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结果如何?
⑴.特点:
 ①.西方列强侵略日益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由对抗、妥协到“和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面向世界,西学东渐趋势日益明显;
⑵.各派政治力量的实践活动: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抵抗外国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但由于清政府腐败遭排斥;
 ②.地主阶级顽固派盲目排外,无力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由于不触动封建制度,结果失败;
 ③.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试图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但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④.民族资产阶级虽已产生,但先天不足,还未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想也没有付诸行动;
⑶.结果:
   都不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都不能从根本上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相关话题/中国近现代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分导读
      在考研政治的6个科目中,《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内容庞大但考题不多、分值不高。  所谓内容庞大,是指这门学科所对应的时间跨度,不仅有近代还有现代;所涉及的内容不仅有理论还有实践;所关涉的知识点囊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会议、著作、文件等等方面,林林总总,千头万绪。  所谓考题不多、分值不 ...
    本站小编 新浪教育 2015-05-25
  • 2015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纲要部分考试的重点。在历年的考试中,选择题和分析题中均出现过。该部分内容几乎每年必考,而今年考查分析题的可能性极大。重点内容是抗日战争的过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下面万学海文老师就这几个方面给同学们一一梳理。  一、抗日战争的过程  1931年9月18日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开端。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南郊宛平城发动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1937年12月日军进占南京城后,即以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制造了骇人听闻、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遭到了中国人们的英勇反抗。中国共产党 ...
    本站小编 新浪教育 2014-12-14
  • 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节变化汇总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出现一些变动,具体如下:  第一章 将原本的第二节拆分为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和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但实质考点没有变化。  第二章 无变化  第三章 无变化  第四章 将第一节中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合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第三节中删去了北伐战争的进展标题,但无实质变化。  第五章 无变化  第六章 将第二节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 ...
    本站小编 新浪教育 2014-12-14
  • 201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纲解析变化及复习策略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已经正式发布,本学科的变化不大,考查范围仍是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考生在秋季复习时,结合本学科重点,应到达以下几点要求:  一、近代史部分(1840-1949)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外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掌握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挣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掌握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 ...
    本站小编 新浪教育 2014-12-14
  •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近5年考试点分布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 ...
    跨考教育 免费考研网 2014-05-02
  • 2015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指导与学科脉络
    在政治理论考试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的新增科目,它占整个考研政治的分值是14分。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 ...
    跨考教育 免费考研网 2014-02-17
  • 2014考研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全面了解
    一、中国近现代史考查目标  本科目共考查4种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20072010年第四大题 ...
    海文教育 免费考研网 2014-02-05
  • 2012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客观题解析
    2012年考研政治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涉及单选第9题,多选26题、27题、28题,多选29题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中特交叉题目,暂不作纲要题处理。万学名师团队第一时间解析了史纲的客观题。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不能 ...
    新浪教育 免费考研网 2014-01-13
  • 2012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评析
    考研政治考试于2012年1月7日举行,今年的热点应该涉及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热点。2012年考研政治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多选26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涉及了2012年鸦片战争170周年纪念热点。  26.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 ...
    新浪教育 免费考研网 2014-01-13
  • 2014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再次涉及
      跨考教育 政治教研室 丁晓梅  今年的政治考试毛中特和史纲部分都凸显了改革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有20多分。其它部分考点 ...
    海文教育 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