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考试复习资料系列十二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5-5-8 10:01:58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选择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15、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下列新闻事实材料是你采访获得的,请写出一篇700字左右的通讯。
□1999年7月12日傍晚,北京,天还在下着雨。
□在首都机场贵宾厅出口,不少球迷从6点钟就开始等候在这里。自动聚集的几百名球迷中,有30名球迷特意从湖北黄石坐火车来到北京。黄石球迷他们穿着印有“自豪,中国的木兰”字样的T恤,举着一面长21米、宽17米的国旗。他们是特地来迎接中国女足胜利归来的。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副局长袁伟民和全国总工会、全围妇联、团中央的有关领导顾秀莲、巴音朝鲁、李奇生等到机场迎接中国女足代表团归来。
□前来迎接中国女足队伍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称,中国女足这次获得的亚军等价于冠军。
□中国女足队员一下飞机,就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她们所到之处受到人们自发的欢呼和掌声。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白动为她们热烈鼓掌。
□ 7月12日晚上19点40分,中国女

 


(三)报纸编辑

一、基本名词

1、报纸编辑工作
2、版面空间
3、编排手段
4、版面的布局结构
5、齐列式版面
6、报头
7、版面设计
8、编排思想
9、组合
10、多样统一规律
11、编前会
12、引题
13、通版
14、强势
15、报道平衡
16、相对性修改
17、复合式结构标题
18、新闻地理
19、跳栏

二、简答题

报纸编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一个编辑来说,需要两种基本能力:一是善于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能够动手,即能把自己的分析、判断通过各种手段表现出来。懂得报纸编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提高以上两种能力。但是,动手能力还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即使是分析、判断能力,也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防止从书本到书本的死板学习。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得活、学得深。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1、评报
不是一般地阅读报纸,而是联系教材的学习,对报纸中有关编辑的问题,如稿件的选择、标题的制作、内容的安排、专栏的设置、版面的组织等进行评析,看看其中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还存在什么不足。如果有比较成熟的意见,还可以写成评报意见寄给报社。如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这种评报,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不仅会增加对报纸编辑的兴味,提高报纸编辑的能力,对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也大有裨益。
2、报纸比较
实际上也是一种评报,但不是分析一份报纸,而是把几份报纸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评析。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新闻学习中的报纸比较方法。他在1958年1月12日《给刘建勋、韦国清的信》中就说:“送上几份地方报纸,各有特点,是比较编得好的,较为引人看,内容也不错,供你们参考。省报问题是一个极重要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同广西日报的编辑们一道,包括版面、新闻、社论、理论、文艺等项。钻进去,想了又想,分析又分析,同各省报比较又比较,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找出一条道路来的。”比较可以是同类比较,即同一内容,看看各报是如何表现的,其中有无不同,如有不同,为什么?哪一种表现比较好?经过这样的比较,各报的特点、编辑的优劣就可看得比较清楚。还有一种是异类比较,即看看不同的报纸在内容的取舍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它们是如何体现报纸的特点的,对它们应如何评价。这种同类和异类比较,不仅可以使学习变得具体、生动,而且能够活跃自己的思维,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从事新闻工作的能力。
3、对照练习
就是以报纸上的材料作练习,并对照报纸上的写法和编法进行分析。比如,找报纸上一条新闻,自己试着做一个标题,然后与这一报纸或其他报纸的标题进行对照,看看自己做得如何,与报纸上的相比,差距在哪里。这样做得多了,就可以提高自己制作标题的能力。报纸上经常有“据新华社电”的新闻,这些新闻都是经过报社编辑压缩的,如果找来新华社原稿(在新华社出版的《每日电讯》或全文刊登这条新闻的报纸上可以找到),自己试着进行压缩,然后与报纸的“据”进行对照比较,对培养自己修改稿件的能力也会有不小的帮助。即使是安排版面,也是可以练习的。比如,自己画一张版样纸,把某一天报纸上的一个版面重新组织,重新设计,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组版的要领和技巧。

1、谈谈对报纸编辑工作流程的广义理解。
2、为什么说报纸编辑工作具有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的特点?
3、如何理解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及其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4、谈谈报纸编辑策划在办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简述报纸的稿源种类及特点。
6、稿件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7、分析稿件需要进行哪几方面的对照?
8、稿件中的失实现象主要有哪几类?怎样运用分析的方法发现稿件中的疑点?请从未见报或见报的稿件中找出有疑点的3个例证。
9、怎样判断稿件所写内容是否有新意?请自选3篇稿件比较其新意的大小。
10、从哪些方面分析稿件所写内容同读者的相关性与接近性?请分别举例说明。
11、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有哪几类内容是报纸禁止刊载的?结合稿件的分析,举出其中违反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实例。
12、请以同一天的报纸或对同一对象的报道为例,说明各报选择稿件的特点。
13、简述选稿的意义。
14、选稿中怎样充分利用来稿?怎样注意报道的平衡?
15、版面语言具有什么明显特点?
16、简述强势的含义、来源和作用。
17、如何充分利用要闻版?
18、线条在版面编排中有哪些作用?
19、论版面的引导功能。
20、论版面空间区域的意义。
21、论编排手段的强势作用。
22、版面设计是否成功所取决的基本条件。
23、版面组合稿件的方式。
24、综合式版面的特点和运用。
25、版面美的变化包括哪些方面。
26、运用电子排版要注意的问题。
27、论正确的编排思想的产生。
28、论版面怎样突出重要稿件。
29、论版面的统一。
30、简述专、副刊的含义及种类。
31、专、副刊的作用是什么?
32、简述专、副刊常用的几种体裁及其特点。
33、专、副刊专栏的作用及设置专栏的要求是什么?
34、专、副刊应怎样物色作者?组稿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5、简论报纸编辑方针及其主要内容。
36、简论专栏及其在专、副刊中的作用。
37、试论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
38、试析版面布局结构中排列方式与穿插方式的特点。
39、简述选稿过程的动态性。
40、简说实题与虚题的区别。
41、简论对版的内容进行配置的组合效应。
42、与新闻版相比较,专、副刊有何特征。


三、实务操作应用

1、试为一份以全国大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周报《大学生报》设计一个“校日新闻”版,写出设计方案。

2、在首都高校区中关村一带,新近发现一批向行人兜售假文凭的不法商贩。据悉,公安部门将组织力量打击这种制假贩假、扰乱人才市场的不法行径。请为《北京青年报》策划一组关于这一选题的报道,写出报道设计方案。
3、请压缩下面这篇稿件。

京城舞蹈热起来

卡拄OK在京城热了几年之后,舞蹈又在今天的京城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形成热潮。老年秧歌、民间民族舞、国际舞、友谊舞、少年芭蕾,各种优美的舞姿在京城翩然而起。
如今的北京人已不再满足于亮亮嗓子的卡拄OK,这种参与还不能完全表达抒发出他们对生活越来越奔放的激情。于是人们对形体的直接动作和参与——舞蹈,发生了浓厚兴趣。
著名舞蹈艺术大家贾作光先生已年逾古稀,但仍然精神振奋地活跃在舞蹈表演和普及亠作中。由他和一些舞蹈艺术家发起组织、文化部大力支技下办起来的每年春节的龙潭湖庙会上的舞蹈大赛,目前已举办了十届。参赛者多是50岁以上的全国各地组织而来的老人,每届人数达上千人。他们带来了各地方的民族舞蹈和大秧歌。在寒冬时节的庙会上翩翩舞动,颇感乐趣十足。而更可责的是台下的手插袖口,边跺脚边坚持观看数个小时的观众们。当贾作光先生每每出现在舞蹈广场中间时,十年来熟悉了他的身影的观众们就会欢呼:“贾DY跳起来了!”
贾作光兴奋地对记者说:“目前在龙潭庙会舞蹈节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性舞蹈兴旺起来。尤其在北京,老人们日出而舞,目落亦蹈,在北京的各大公园和街头,清晨和傍晚总是有成群结队的老人秧歌队、老年迪斯科,天坛公园、景山公园等已发展成十几支训练有素,甚至统一服装饰物的秧歌舞蹈队,一般都有上百位中老车人。
北京的年轻人当然更是活跃,目前北京十八个区县的群众文化馆和一些大的文化单位或企业,纷纷办起了舞蹈——交谊舞或国际标准舞的培训班,青年们利用节假日前来学习观摩。这种培训班在京城已逾百个。每天傍晚劳作下天的人们,三三两两相约来到北京各大舞厅,轻松潇洒地度过一个个愉快而甜蜜的舞蹈之夜。来自大连的李可欣小姐发烧39℃仍然坚持排练国标舞。她说,今年7月将争取参加全国国标大赛,必须加紧练习。她还说:“舞蹈才更能体现出生命的活跃和欢乐,才更具有动感和审美情趣。
一些有识之家长,现在不仅把儿女送到音乐教师那里学习钢琴,而且积极送他们参加少年芭蕾舞的培训。在中央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院等处,目前北京已办起逾十家芭蕾学校。贾作光舞蹈学校已招收一百多名青少年舞蹈爱好者,家长们拿出5万元来支付三年的艺术培训费。
据中国歌舞团张业生团长介绍,近ニ年来京戏的专业舞蹈表演舞台也开始受观众欢迎。他们团里几年来编导了八台综合舞蹈节目,走遍大江南北,演出大受欢迎。中央芭蕾舞团、东方歌舞团纷纷拿出一台台新晚会,京城的观众由此大饱眼福。云南、陕西等各地舞蹈团也纷纷进京亮相,在京城形成一股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热浪。许多民族性较强的舞蹈节目评上了中国文化部的文华大奖。
贾作光很有感触地说:“以前人们老认为跳舞是扭扭搭搭,没正形,现在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高,舞蹈艺术已成为人们愿意直接参与的艺术活动了。‘广场舞蹈’也已经走上艺术之轨。”

要解决好既清除累赘又不伤原意,关键问题是在于对稿件的分析,即要抓住“新闻在哪里”的核心问题。每篇稿件,不管多长,材料多少,无非是由事实与议论组成。所以,首先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议论。接下来进行第二层次的分析,事实中哪些是新闻事实,哪些是非新闻事实即背景材料。然后再分析,新闻事实中哪些是重要新闻,哪些是次要新闻,背景材料中哪些是对烘托事实有用的,哪些是多余的。对议论的分析也是如此,哪些议论有用,能画龙点睛,突出新闻的意义,哪些议论是空话、大话,于新闻无关。经过这些层次的分析,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压缩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比如,首先是要删削无用的议论和无用的背景材料。如果还要精简篇幅,那么再删去剩下的议论和背景材料,只剩下新闻事实。倘若受版面限制还要继续删削,那么就删去次要新闻事实,保留重要新闻事实。常见报纸上的“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一般都是通过对稿件的层层分析、删削后剩下的最重要、最精彩的核心事实,仍然能将信息清晰地传达了出来。这种“层层剥笋”的分析法,我们用图形表示出来,便一目了然。据此来删削,就容易得多。


这篇稿件报道的是京城“舞蹈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稿件写得生动活泼、饶有兴味。但有的材料累赘、多余、离题。如不少地方写贾作光个人的言行,冲淡了舞蹈热的“群众性”的主题。第五自然段中写李可欣小姐生病了还坚持跳舞也无意义,一则李是外地人,“来自大连”,参加排练国标舞是为参加全国比赛是有目的的,不属于自发性的活动。二则发高烧还跳舞也不宜提倡,对身体健康不利。另外第二自然段中的议论也属多余,读者完全可从稿件中领悟到古这些都可以考虑删削,以使稿件更精练。
下面是编辑后的稿件,供参考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经验>考研笔记>传播与艺术笔记>正文